原标题:9月起选择节地生态安葬家属可获2000-5000元奖励
本报讯 8月17日上午,市民政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召开西安市惠民殡葬补助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工作部署会,印发《西安市惠民殡葬补助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西安市惠民殡葬补助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实施细则》,从今年9月1日起,将执行西安市惠民殡葬补助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这意味着在“殡葬新政”实现全覆盖的同时,将减轻群众约四分之一的治丧费用。那么,这项在西安史无前例的“殡葬新政”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
哪些人可获惠民殡葬补助?
四种人被列入补助范围
惠民殡葬补助的范围为:下列四种去世并实行遗体火化的人员,享受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补助:未享受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工伤人员丧葬费补助,困难群众殡葬救助和特困人员基本丧葬费补助政策,在我市死亡后且在我市殡仪机构实行火化和在异地死亡后遗体实行火化的西安市户籍居民;在西安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湾同胞;自愿、无偿捐献遗体、器官或角膜者;因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死亡的人员。
惠民殡葬补助啥标准?
四项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费用施行动态管理
补助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费用及标准:遗体接运费补助最高不超过300元/具;遗体存放费补助最高不超过216元/具;遗体火化费补助最高不超过360元/具;骨灰寄存费补助最高不超过182.5元/具。
以上四项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费用实行动态管理,以物价部门当年核定的基础收费标准为限额予以补助。各项补助限额分项计算,未发生费用或费用结余部分不返,以殡葬服务项目的正规票据为准,超出部分自理。
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多少?
分三档奖补 最高奖5000元
西安市户籍居民去世后,家属自愿在政府批准的合法公墓以壁葬、草坪葬、树葬、花坛葬等形式进行安葬或选择海葬、骨灰散撒的节地生态方式安葬逝者骨灰的,分为三档进行奖补。
第一档:壁葬、草坪葬奖励2000元;第二档:树葬、花坛葬奖励3000元;第三档:海葬、骨灰散撒奖励5000元。
补助资金怎么领?
到逝者户籍所在地街道审核领取
惠民殡葬补助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事宜由各区县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统筹办理,符合补助条件的去世人员,由经办人携带本人身份证,逝者身份证、户口本(台湾居民居住证等有效证件)、自愿无偿捐献遗体器官或角膜证明、火化证、基本殡葬服务项目正规票据、公墓安葬证和公墓出具的葬式葬法证明,到逝者户籍所在政府的街道办事处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领取补助资金。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底,西安市常住人口已达1295.29万,年火化量约3.6万具,按现行经营性公墓墓穴不超过1平方米的标准来计算,每年用于群众安葬土地就达到300余亩。大力倡导和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势在必行。而从群众的现实需求来看,对节地生态安葬进行奖励和补助,也是减轻群众负担、保障基本殡葬需求的有效途径。” 会上,西安市民政局局长李平伟说,殡葬工作关系千家万户,是广大群众最基本的民生需求,是关系民生、关系社会文明进步的大事。制定出台我市惠民殡葬补助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是落实中央和省上相关政策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群众治丧压力的现实需求,各区县、开发区和相关单位要将做好惠民殡葬补助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工作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创新服务载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切实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据了解,此次出台的惠民殡葬补助政策,将减轻群众约四分之一的治丧费用,有效缓解群众治丧压力,真正实现了政策的全覆盖,满足了群众的基本殡葬服务需求,保证了为逝者提供有尊严的殡葬服务。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可以有效缓解群众丧葬负担,有利于推动殡葬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较好地保障群众“逝有所安”的基本需求。
(刘俊锋)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