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榆林:让毛乌素沙漠在榆林真正成为一块绿洲
榆林市是国家综合能源重要供应地,境内煤油气、风光电资源丰富,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进入“十四五”,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榆林正面临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碳达峰碳中和这场大考。7月15日,在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上,榆林市委副书记张胜利介绍了该市深入推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据林市委副书记张胜利介绍,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榆林人民治沙造林,林木覆盖率拓展到现在的36%,现在榆林境内林地面积是2360万亩,去年已经成功跻身全国森林城市行列。面临林木老化的风险,从今年开始,榆林成立了由院士领衔的课题组,不断深入调研和规划,重启飞播造林,加大人工造林。到2030年,榆林的林地面积达到2800万亩,让毛乌素沙漠在榆林真正成为一块绿洲。榆林不仅是资源大市,也是农业大市,2020年粮食总产量50.8亿斤,处全省第二位。如何平衡好生态保护和农业的发展,对榆林市委、市政府也是一个考量。榆林成立了由院士领衔的课题组,正在深入调研和规划,既不向地要绿,同时也不向绿要地。榆林是一个半干旱的地方,又处在黄河中上游,“十四五”期间,榆林市要把水作为刚性约束,要严格执行水耗的总量和水耗的强度的双控制度。“十四五”末,要把榆林水耗总量控制在1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水耗强度下降10%。
榆林是资源型城市,承担着碳达峰碳中和这样一个重任。张胜利说,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榆林压减“两高”项目。原来榆林“十四五”规划市一级县一级“两高”项目不少,按照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压减了45个“两高”项目。经测算,榆林市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占总量的43%。“十四五”期间,榆林要严控火电项目,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到“十四五”末,榆林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对兰炭等传统的产业要升级改造,通过环保的升级改造和兰炭等传统产业的减量置换,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在现代煤化工气化环节、一氧化碳变换环节、净化环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大力推行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活。
张胜利表示,榆林市处在黄河中上游,面临碳达峰碳中和这场大考,该市各级党组织和干部要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到血液中,不断提高各级干部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法治思维能力,不断学习碳达峰碳中和这样的新知识,在长征路上挑起新的任务和新的担子。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松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