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网讯 5日,在刚刚揭晓的“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中,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和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入选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也是我省第三年有两个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以时代早晚为序)为: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史前城址核心区出土各类遗存数以万计
神木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南缘。目前考古工作者已经在这里发现了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部分构成的石砌城垣,城内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是目前中国发现最大的史前城址。其中,皇城台是石峁遗址的核心区域,在4000年前,这座石头城中的高等级贵族就居住在这座高台之上,并可能在这里从事宗教祭祀活动。
为了进一步准确确定皇城台的建造年代,北京大学教授吴小红与科研团队一起,从皇城台遗址的多个位置取了紝木、壁画草拌泥、骨、白灰面、木炭等82个样品,进行碳14年代测定。结果显示,皇城台建造和早期使用的年代在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1900年这一时间范围。
石峁遗址考古成果不断刷新着学界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知高度,连续九年的系统考古工作表明,作为石峁城址的核心区域,皇城台或已具备了早期“宫城”性质,是目前东亚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早期宫城建筑,展现了黄土高原上一处神秘王国都邑的极致辉煌。
秦岭地区首次发掘早期现代人化石及生活遗迹
2018年至201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和龙岗寺遗址管委会联合组队,对位于汉中市南郑区境内的疥疙洞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在27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中,发现人类活动面、石器加工点、火塘等遗迹,出土人类化石、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等遗物万余件。其中,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断块和片屑等,工具多见以石片为毛坯的中小型刮削器,其次为尖状器,属于华北小石片石器工业系统。
研究团队认为,疥疙洞遗址发现的人类化石具有典型的早期现代人特征,是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秦岭地区首次发掘出土的早期现代人化石。特别是从中发现的共生关系清晰的早期现代人化石和华北小石片石器工业系统的石器,显示其制作和使用者应是生活在疥疙洞附近的早期现代人。而小石片石器工业是华北地区自旧石器时代早期以来长期流行的,由中国本土直立人创造的石器工业,从直立人阶段到早期现代人阶段,中国石器的类型和制作技术并未发生明显的转变,这充分表明该地区的早期现代人可能演化自本土古老的人群。(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杨)
责任编辑:胡睿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