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讯 近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培训基地内洋溢着别样的温情,大厅中那块展示感谢信的电子屏成为众人目光的聚焦点。来自延安机务段J6第一期全体学员的感谢信赫然在目。字里行间,满溢着对基地的诚挚感激。这一封感谢信,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西铁职工培训基地在培训工作中的用心付出与人文关怀。
在铁路行业飞速发展的当下,高素质职工队伍是保障铁路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石。西铁职工培训基地深知这一使命,始终将职工培训工作置于核心位置,不断探索创新培训模式,力求为学员提供最优质的学习体验。
从课程规划来看,基地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在制定每一期培训课程前,都会深入调研铁路行业的最新技术需求以及岗位实际操作要求。例如,针对机车驾驶技术的培训,不仅涵盖传统的驾驶操作规范,还紧跟时代步伐,融入了新型机车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操作技巧。课程设置紧凑合理,采用模块化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先通过理论课程搭建起稳固的知识架构,让学员对专业知识有系统的认知,再借助实践课程进行技能强化,实现从“纸上谈兵”到“实战操作”的无缝对接。在实践教学环节,基地配备了先进的模拟驾驶设备,高度还原真实驾驶场景,让学员在模拟环境中积累操作经验,有效提升应对复杂路况和突发状况的能力。
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基地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也下足了功夫。一方面,积极引进行业内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驻基地培训师,这些专家和骨干带着丰富的现场实战经验走上讲台,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紧密结合,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鲜活、通俗易懂。另一方面,注重对内部专职教师的培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行业研讨会、专业技能提升培训等活动,不断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更新知识体系。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研究与创新,推行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除了在专业技能培训上精益求精,西铁职工培训基地还格外关注学员的学习体验和身心健康。在紧张的培训期间,基地为学员营造了舒适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夜幕降临,学员们结束一天的学习后,休息区里香甜的面包、温热的牛奶与新鲜的水果早已备好,恰似冬日暖阳,驱散着学员们的学习疲惫。这一暖心之举,看似微不足道,却体现了基地对学员细致入微的关怀。在生活细节方面,基地更是尽显人文关怀。学员小张因舍友打呼噜导致睡眠受扰,基地得知后迅速协调,及时解决了他的困扰。小张感激地说:“本以为要默默忍受了,没想到基地这么上心,很快就帮我解决了问题,真的太感谢了!”又如,夏日临近,面对教室空气不流通的状况,基地领导反应迅速,第一时间调整教学安排,全力保障学员拥有舒适的学习环境。
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于基地培训工作的方方面面。它深刻体现出基地对学员身心健康的关切重视,以及在人才培育进程中的责任担当。这一封感谢信,不仅仅是学员对基地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基地全体工作人员辛勤付出的最好褒奖。
展望未来,西铁职工培训基地将继续秉持这份温暖与关怀,在培训工作中不断进取。一方面,持续优化课程体系,紧跟铁路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学员所学知识和技能始终与行业前沿接轨。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业素养高、教学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的教师团队。同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为学员创造更加优质的学习生活条件。相信在基地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里将成为更多铁路职工成长成才的摇篮,培育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封感谢信,是学员对职工培训基地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基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生动彰显。它深刻体现出基地对学员身心健康的关切重视,以及在人才培育进程中的责任担当。展望未来,相信西铁职工培训基地将继续秉持这份温暖与关怀,为更多学员打造优质培训体验,培育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刘伟龙)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