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美丽的钢城 我要为你写诗 我是一名钢铁赤子 我的胸膛里 时刻充满着坚硬的钢铁意志 我的血液里 总有钢铁百折不挠的基因在流淌 美丽的钢城 我要为你写诗 我要写你的多彩多姿 钢城大道延伸的不远处 一座座
□梅小娟 老去的父亲如树一样,圈着自己的年轮,从从容容,永无休止。每日,天还在混沌之中,父亲穿着拖鞋的脚步声就在室内响起,来来回回。看着我吃力地睁着朦胧的双眼,摇摇手,退出房间,重重地关上门,下
□王栋 “五一”过后,我匆忙驱车赶往安塞项目部,临近楼坪街道时,透过车窗听到伴随着古朴秦腔旋律的嘶吼声从远处徐徐传来。 刚一下车,小胡便是一句:“哥,有庙会,正唱着呢,你不去拍两
□张保强 郑国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引泾水向东注入洛水,长达三百余里,“渠首”就是其引泾水的地方。郑国渠渠首位于今咸阳市泾阳县城西北二十五公里处,距离我的家乡不远。泾河从这里流
□杨恒艳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我捧着书,思绪随风飘荡,回到那个被慢时光温柔拥抱的童年,那时夕阳醉晚风,云卷云舒染苍穹。那逝去的缓慢时日,如山洪般冲击着
□白惠下班回家路上,遇见一摊位,摊主面前手工编织的篮子里装满了黄澄澄的杏子,堆得如小山一般,圆润饱满,格外诱人。在摊主的吆喝下,我禁不住拿起一个品尝,轻轻咬了一口,鲜嫩多汁,酸甜可口,一股清香瞬间溢满
□秦川我居住的小区里共有十栋楼,其中八栋楼都是面北朝向,唯我所住的这栋楼与对面楼是面对面。由于楼与楼之间距较小,加之小区里绿化不甚理想,花坪草木稀疏。为了消除这种不适,几年前的一个春日,我在花市购买了
□黄文庆 接近青海湖的下午,大巴是绕着环湖公路走的。说是环湖公路,并不是紧挨着湖岸,而是隔着几里、十几里远的距离。湖外树少,隔着车窗能看见一带深蓝,我知道那就是青海湖,它广阔绵长地蓝着,就像年轻
自打我记事的时候,村里已经通上了大电网。多数人家已经安装上了电灯,但因电力紧张,系统不稳定,经常停电,加上要收缴电费,对于那时候的农村,家里自然也就多了一份开销,更多的人家还是选择使用经济实惠的煤油灯照明。
走出单元门,撑开雨伞,马上就要出发了,我又一次犯了嘀咕:“到底去不去?”不去,浑身像被绳子捆着一样难受。每天下午这个时间都要出去锻炼,突然不去,很不习惯。去吧,想想黑子见到我时那种热切渴望的样子,而我却没有什么可以喂它,心里十分惭愧。
省煤炭学会黎坪培训(三首)
□罗锦高 “五一”节后的周末,我应朋友之约去太平峪。这天正逢中小雨,沿途撑伞穿行,雨密不减众人游兴,想必是逢“五一”小长假时间宽松吧。为了让人对黄羊坝景区瀑布群有个整体感,笔
□春草柴院蓝屋盈稚欢,粗茶淡饭倍觉甜。黄灯弯背几教阅,训喻耕读泪洒面。数语古今沧桑事,昭垂示子记耳边。少言勤勉当不悔,为父方知爱是山。 端午抒怀雨后觉凉意,哪知端午时。洼间烟霭袅,街巷粽香弥。荷艳照清水
□高明昌 父亲前几年住院,检查的结果是得了大疾。我们陪着父亲跑了不少大医院,医生对我们做子女的直言不讳,这个病啊,最坏3个月,最好6个月。医生又鼓励父亲说,老先生,要多吃、多睡觉,也要多运动。
□祁云枝 三四十朵小黄花,从一个点飞溅出来。嫩黄的花瓣外翻,露出由四枚雄蕊簇拥的一枚雌蕊。黄色的花柄细细长长,参差伸展,合围成半个圆球,像节日天空里绽放的烟花。 “噗!噗!”花儿在绽开
音乐是我们的第二语言,是心灵的语言,也是滋养生命的灵丹。优美的音乐,通古今,连中外,一曲天籁,感人肺腑,净化心灵,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品读刘炽之子刘欣欣、赵征溶合集《共和国的旋律:人民音乐家刘炽传
作为普通女性,我们都从事着一份平凡的工作,过着平凡的生活,虽然生来柔弱,但是我们面对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却一分不少。我们需要从读书中汲取精神养料,才能打造强大的内核,用钢铁一般的意志抒写着自立与自强,
王心剑的长篇小说《生民》,是我近几年读得最慢的一部书。 这是一位学者型作家,作品文笔细腻,追求传统且不失典雅,颇具学院派的流行风格。我对他的敬重不仅是因为他的知识与学养,更因为他在为人、为文方面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变革。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不少人跳出被大众视为铁饭碗的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涌向潮头所在的方向,立志要闯出一番事业。停薪留职、下海经商,成为那
用了三包纸巾,泪眼婆娑中再次读完了孙亚玲老师的《枕着秦岭入眠》。其实,第一次读过后,就想写一点心里话,可是,刚起了个头,繁杂的事务和郁闷的心情就让我没有写下去。有时间翻看停留在手机记事簿中的读书心
冬天清晨,上街买早点。拉开单元门,只见一个七十岁左右的妇女像一棵树一样站在院子里,面朝单元门,表情专注肃穆,像是恭候皇帝出朝。
□任静 “情怀已酿深深紫,未品酸甜尽可知……”诗中野果,正是我童年最爱吃的桑葚。 每当回味这种美味,眼前恍惚又现家乡桑树坪,一大片碧绿如茵的桑树,一颗颗桑葚密密匝匝掩于碧
□吴娜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单位离家较远,它在山的那头,我在山的这头。 每天一大早我就要骑着自行车出门,一路上有田野、树木、河流、清风、鸟鸣……风景很美。按理说这样“养眼”
□王锋 依稀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夜,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的情景。空旷的大院儿里,小小的我侧伏在母亲腿上,听着母亲给我讲星星的故事。经常还没等故事讲完,不知从哪儿悄悄飞出几只萤火虫,恰似流动的幻影。而
□梅小娟 “录绪,你咋也来这儿了!” “嗨,你们两口子也过来了!” 驱车几十里,刚一落座。从邻座拎起长嘴壶,准备给桌上的小碗倒碗面汤,不经意抬头,竟然发现斜侧坐着几位熟识。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