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总想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去旅游。选来选去,选上了安康的旬阳。然而,跑三四百公里,仅仅游一个旬阳有点单调,于是又添加了白河。
(一)
旬阳因旬河而得名。旬河是汉江的一条支流,从北往南汇入自西向东蜿蜒而去的汉江。秦时在旬河入汉处设关,后因关置县。因县城位于旬河的南边,故名旬阳。
在即将流入汉江前,不知道是激动还是怎么地,旬河忍不住扭了一下,这一扭便扭出了一个“S”,扭出了一幅惟妙惟肖的太极图,而旬阳新旧两城正好分别位于太极图的阴、阳鱼上,被形象地称为太极城。去旬阳,主要是看太极城。
早上8点从华山脚下出发,12点到达旬阳县城。
走出停车场,一脸茫然,一时不知该往哪里走。正在这时,发现一个细细瘦瘦的中年男子朝我们这个方向走来,连忙上前询问。中年男子边指边说:“从这里走过去,走到前面那个路口右拐,顺着那条路一直往上,不要往两边拐,就到了山顶的观景台,在观景台就可以看到太极城的全景。”
中年男子显然已经竭尽全力,可是我却听得一团乱麻,我甚至连“那个路口”究竟是哪个路口都不确定。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中年男子又说:“你们也可以坐出租车上去,三十元,说到宋家岭观景台就行。”
我不想坐出租车。倒不是舍不得花三十元的车费,主要是不想失去爬山的乐趣。做为华山人,爬山是我的长项。
半天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中年男子急了:“走,我领你们去。”
到了去观景台的路口,中年男子反复强调:“只走中间划黄线的路,不敢朝两边乱拐。”临走,又加了一句:“中途如果还有疑问,就问问路边的人,多问人,少走弯路。”
听说爬到观景台需要三个小时,可我们一个小时多就到了。虽然走得汗流浃背,浑身湿透,但兴趣盎然、不觉得累。
站在观景台上,太极城一览无余。“S”形旬河、新旧两城以及周围山水共同勾画出的太极城生动逼真,让人惊叹不已。
(二)
旬阳另一个著名景点是蜀河古镇。第二天早上,从旬阳县城出发,顺着汉江一路向东驶向蜀河古镇,中途顺便欣赏乾坤湾。
汉江流到旬阳关口镇时,突然拐了个180度的弯,流出一个“Ʊ”形,酷似乾坤图,人称乾坤湾。
10:20,到达乾坤湾。站在公路边,无论怎么挪移位置,始终只能看到“乾坤”的局部,无法看到全貌。正焦急间,一个小伙子向我们走来。小伙子四十岁左右,白里透红的脸上给人以“可以信任”的感觉。
好像猜透了我们的心思,小伙子说,看不到乾坤湾全貌,是因为你们站的位置太低,想看得更好一些,就要上到那个地方,小伙子边说边指了指远处一个山头。
爬上那个山头要二三个小时,而我们的行程中根本没有这“二三个小时”的计划。听了我的解释,小伙子说,如果嫌走路慢,可以直接开车上去,一会儿就到了。开车确实快,但是,那种弯多弯急又陡峭的简易山路,看看都让人胆战心惊,我们哪敢驾车上去。
看着我们纠结的样子,小伙子邀请我们去他家楼顶上欣赏。他家的五层楼临江而建,站在楼顶肯定比站在公路边的效果好多了。
站在楼顶,一边是车流不息的公路,一边是从容舒缓的汉江;一边是喧嚣嘈杂,一边是宁静怡然;一边是尘世,一边是仙境……虽然仍然看不到乾坤湾的全貌,但感觉很惬意。
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向小伙子告别,小伙子不让走,非要请我们喝茶。
在自家客厅,小伙子拿出当地产的明前茶,倒水、洗茶……然后把一杯杯碧绿清香的茶水递到我们面前。喝了茶,有的伙伴说感觉舒服了,有的说感觉灵醒了。茶水似乎有清心明性的功效。
从聊天中得知,小伙子1976年出生,一家三口,妻子在旬阳县城打工,儿子在外上大学,只有他一个人在家里,平时给人安装光伏。
小伙子说,这一次没看到乾坤湾不要紧,下一次再来,我给你们一把钥匙,就住在我家,免费住,好好看看乾坤湾……
从小伙子家出来,我们去蜀河古镇。
山区的道路又弯又长,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头。当心中升起缕缕焦躁时,扭头看看身边的汉江,心情马上便宁静下来。
上午11点,到达蜀河古镇。
蜀河从北往南汇入汉江,因曾经是西周蜀国人的生栖地,加上有蜀国国王的墓冢,故名。
蜀河汇入汉江处有一个码头,从码头逆汉江而上,可抵安康、汉中,顺汉江而下可达汉口,而起始于码头的骡马古道则直通西京长安。便捷的交通和重要的区位优势使蜀河码头成为汉江上游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据记载,蜀河汉时置县,渐成重镇,明代中兴,清代繁盛,有“小汉口”之称。
走出蜀河码头停车场,蜀河古镇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古镇依山而建,南邻汉江,东瞰蜀河,样子和网上看到的一模一样,给我们一种“找到本尊”的喜悦。
从下向上,依次是古镇的外街、中街和后街。进南门左拐,沿着陡峭的台阶上行,我们首先来到后街。
后街的最南端是泗郎庙。泗郎是南宋时期一个农民英雄,曾入水而生还,被人们尊为能驭水的神仙。汉江沿途九曲回环,水流湍急,多遇险滩。为了祈求来往平安、一帆风顺,船工们集资修建了这座庙。有了泗郎的护佑,大家多了一份安心。
踏着台阶走进泗郎庙的门洞,眼前是一座院子,院子上边是拜殿,拜殿后面是正殿。因为依山而建,自前向后,门洞、院子、拜殿、正殿作台阶式上升,层层抬高。
正殿里供奉泗郎像,拜殿是船帮议事的地方,院子边上的厢房供船工休息歇脚,门楼上有戏楼。
参观完泗郎庙,沿着后街向北继续游览。街道两边,石片砌成的墙和木头盖成的房子保持了原来的样子,显得原始而古朴。
前行不远,看到路边有个“城南书院”的牌子,本能地走了进去。
城南书院是古镇教书育人的地方,主要建筑是一座三层木楼。参观书院最大的感受是木楼所有楼层、所有东西全部向游人开放,甚至连书籍也向游人开放。游人可以自由上下,可以随便翻阅书籍。感觉这里的人和古镇一样,朴实而包容。
从城南书院再往前走,就是黄州会馆。黄州会馆是湖北黄州商人集资修建的,相当于现在的商会。黄州会馆和泗郎庙的布局大致相同,不同的是,黄州会馆更宏大、气派、华美。另外,黄州会馆正殿供奉的是湖北黄州一带敬仰的地方神——张七相公。
……
(三)
游完旬阳游白河。从蜀河古镇出来,我们沿汉江继续东进,去白河县。
白河县因白石河而得名。白石河是汉江下游的一条支流,从南往北汇入汉江。和蜀河一样,在白石河汇入汉江处也有一个码头。因为码头的存在,码头附近形成了一条商贸街。商贸街从汉江边沿着一条叫桥儿沟的沟道从下往上慢慢扩展,逐渐形成了一座城。这就是白河古城的形成过程。
我们是从上口进入桥儿沟的。走在桥儿沟里,像是走在一条旋转楼梯上,高度急剧下降,等走到和汉江边等高的下口时,竟然有一二十层楼的落差。这种地形和重庆相似,白河因此有“小重庆”的别称。
(四)
转完白河,原定的目的地全部游完,我们踏上了返回的旅途。
正驰骋间,忽然看到路边有“葛牌古镇”的提示牌,说下一个出口就是葛牌古镇。葛牌古镇位于蓝田县,核心景点是红军活动旧址,我曾经两次拜访却都抱憾而归。第一次,已经到古镇了,因为天阴,红军旧址关闭。第二次,因为下雨,景区封山,刚一下高速就被挡了回去。今天一看到“葛牌古镇”的字样,“去转转”的想法便油然而生。从地图上看,高速出口距葛牌古镇仅二三公里,于是毫不犹豫地奔赴。
终于顺利地走进了红军旧址,长久以来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心里有一种异样的舒服和兴奋,这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意外地参观葛牌古镇,使这次旅程锦上添花、收获满满。(秦永毅)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