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岁月印记》序
2025-04-21 09:40:18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常智奇

  寒门有赤子,教育出栋梁。1980年,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梁治中,来到宝鸡市渭滨区谭家村小学任语文带课老师兼班主任。在师道守真、教书育人、授业解惑的道路上走了30多年,并出任小学校长。人们都叫他梁校长。

  梁校长是一位生活简朴、热情善良、敦朴知变、思维敏捷、多才多艺的人。他志向高远,诗人气质浓郁,平常随和平易,言语朴实诚恳。如有集体讲话,他口吐莲花,妙语横生。

  “儒有蓬户瓮牖而自立者”(柳宗元语),梁校长当属自然之真在善的智慧派送下,在立德树人之道上走向“无蔽状态”的寻觅者、“自立者”。他是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语文教学研究会先进工作者、全国千名中小学骨干校长等,还先后当选全国小学骨干校长工作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小学管理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艺术教育联谊会副秘书长等。他撰写了200多篇教学论文、调查报告、文艺作品等,有多篇论文和作品获国家、省、市级奖励。

  庚子暮春的一天,阳光明媚,清风和畅,鸟语花香,梁校长突然来电告诉我,他要出《岁月印记》的文集,邀我为之写序,我欣然应诺。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看完了这部书稿,感受良多。这是一位农家子弟,一身“乡土”,怀揣自己儿时的从教理想,走进现代化都市,站在三尺讲台上,手执教杆,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忠诚谱写的书;这是一个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毕生心血探索启蒙教育规律,表达自己审美感情的书。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了一个从社会最底层走来,不忘初心,乘时代之风,顺势而为;聚社会之力,开拓创新,一路辛劳的斑斑足迹。

  全书分为三部分:“实践与探索”“耕耘与收获”“创新与发展”。“实践与探索”收录了他的一些论文。这些论文都来自他工作实践当中的经验总结、理论思考、科学探索,富有针对性,充盈着一股感人的实践理性精神。在这里,作者更多强调经世致用的操作性。“耕耘与收获”收录了他的一些文学创作作品。这些作品是从生活土地长出的花草,是从心灵深处迸发出的火花,无矫饰、无显摆、无卖弄,或叙事、或抒情、或言志、或设议,自然流畅,朴实率性,直面人生,言真向美。“创新与发展”收录了社会“他者”对他和他的学校、师生的一些评价。如囊萤、如映雪,借他山之石,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他在生活、工作环境中的一些情况。三个部分,互有联系,相互依存。三种语境:哲学的,抒情的,报道的。三个章节,营造了三种美学形制:“实践与探索”可以说是“神秀”,“耕耘与收获”可以说是“骨秀”,“创新与发展”可以说是“肉秀”。这些锦绣文章集中表现了一个富有艺术感受、文学情怀、理想诗心、科学态度、实干精神的山城小学校长献身于普通教育工作的精神风貌。

  梁校长在生活中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带有更多的工作性质,大多数都是因工作需要而成,因事而起,合时而为,充满了生命在创造生活中,享受生活的浪漫主义内涵。他的作品是从生活激流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是从生命血管里流出的血,是从生存喷泉里喷出的水。它激越、鲜活、热情、清澈、明亮、纯真、质朴、刚健、畅达、通脱,散发着生命的热、生活的光、生存的力、自然的能、创造的智,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醇美的感情意味。

  这是“为人生的艺术”开放在社会底层,散发着人间烟火味,接地气,具有“培根育本”精神指向的作品;这是在人性初心与民族魂魄建构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培育文学之花的园丁之作;这是来自生活现场,具有在场性、记事性、即时性、真情的自然流露;这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在生活写实的沃土中开放出绚丽多彩的文学之花。

  总之,我欣赏这本书,欣赏它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治校方法、治学精神;欣赏它的情感性、经验性、真实性、创造性、典型性。我相信,有教育工作经历和体验的读者,一定会像我一样喜欢这本书。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