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工人报副刊的定位和特色
2010-11-15 01:36:50来源:
分享到:
  字体:【
    随着工会组织在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工人报刊作为工会的宣传舆论主要阵地,也呈蓬勃发展之势。工人报刊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十多家,发展到现今的55家,全国每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一个或两个工人报刊。工人报刊已成为我国宣传舆论领域一支重要力量,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稳定社会、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众所周知,报纸副刊已成为突显一份报纸特色和品牌,延伸报纸“主刊”思想内容的重要载体,成为吸引广大读者阅读,增加报纸发行量、提高报纸经济效益的重要臂膀。作为工人报的副刊自然也是这样。其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在践行“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扩展职工视野,启迪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鉴于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工人报副刊在宣传教育、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本文在工人报副刊的定位和特色上进行了一些思考,不足和错误之处就教于方家。
    一、工人报副刊的内含和外延。
    这须从形式和阅读方式上来讲。
    从形式上讲。过去,报纸的副刊在报纸上所占版面亦即份额十分有限,差不多就是一个文学作品版。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发展,副刊的内容有了很大的拓展。除了传统的文艺副刊之外,如今很多报媒的副刊都五花八门,形成了大副刊的概念,表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报纸副刊的丰富追求。因而,笔者认为,除过新闻报道、时政评论、广告版面外,报纸上的其它内容都应当划归于副刊,如人文地理、军事、科技、职场、生活服务、情感、艺术、时尚、收藏等等都应属于副刊的辖地。
    从阅读方式上讲,应该是“慢阅读”的,是咀嚼性欣赏性阅读的。
    一是柔性的慢阅读的。与突发事件、现场采访等硬新闻相比,副刊的内容无疑是软性的。新闻报道要求准确、客观,尤其是一些数字、事件的现场披露等,更是要精确无误,切忌掺入主观因素,从而具有硬性特点。而文学副刊的一些具体栏目,如本报的“百味”、“憩心亭”等,从其名称即可知晓它所涉猎的皆为心灵感触和人生经历的记述。其中虽不乏对生活场景的如实描绘,但却夹杂着浓郁的主观色彩和情感因素,使人获得一种心灵的慰藉,采取的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欣赏或思索的态度。因此,读者读之的方式应是柔性的慢阅读的,读来会产生愉悦情怀,使心灵变得柔曼美好。
    二是耐人寻味的咀嚼性。文学副刊的一些随笔心得、散文小品及诗歌吟唱,由于编辑的悉心编排和选择,较之网络文字,会显得更加精炼,很有意味和审美格调,耐人咀嚼。人们从中求索到一种信念,感觉到生命的美好。本报不少副刊读者至今还保留着剪贴本报副刊隽永短文的习惯,实际上,这些读者已将他们的生活情感与副刊栏目交织一体,那些来自普通作者的很多文字已经代他们抒发情感,排遣内心的郁闷,吟咏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知现实世界,成为消化纷繁信息的重要管道。很显然,副刊文字这种耐人寻味的咀嚼性,使无数优美而又敏感的心灵在此得以聚合、沟通,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无形中促进了心灵的升华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二、工人报副刊的定位。
    一个报纸的定位是由它的主要受众决定的。工人报作为全总或各省市、副省级城市工会的机关报,它的受众主要是职工群众、工会会员,由此决定它的定位必须是“三工”——工会、工厂、工人,它的面向必须是职工群众、工会会员。那么,工人报副刊就必须以职工群众、工会会员的需要和情怀为办报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要走进工厂,走进工作、劳动场地,紧贴这些劳动者的思想情感,以他们的需要和欣赏口味来组稿组版。
    三、工人报副刊的特色。
    1.通俗化、大众化。工人报的读者群主要是职工群众、工会会员,其多系普通一线劳动者。这就决定副刊内容要大众化,要浅显易懂,短小明快,切合大多数职工群众、工会会员的阅读水平和需要,不可高深、不可偏颇、不可玄虚,以免曲高和寡坐冷板凳。
    2.服务性。增强报纸的服务性,是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报纸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副刊的出现,更是报纸为了增强服务性而特设的一种形式。作为面向职工群众、工会会员的工人报副刊,更要强化为服务读者的思想,从读者中来,到读者中去,办报宗旨、办报思路、版面安排、专栏设置等一切都要以职工读者喜好为圭臬,将读者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时刻记挂在心上,落实在版面上,为读者工作、生活、学习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3.工人报副刊工人办,即职工读者的参与性。一张报纸办得最高境界,就是读者既读报、用报,更参与办报。有的读者说,看了本报文学副刊上的一些文章就有投稿的冲动。而这些来源于读者的稿件往往更具有活生生的原创性,往往更能切贴反映他们那个读者群的情绪,从而使报纸引起更广泛的共鸣,更受到读者欢迎。一般来讲,副刊的公众参与性稿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文学性的狭义的副刊稿源,如情感心理、散文随笔等;另一类是写实性的大副刊概念的专题板块,如《工厂的故事》、《求职方略》等。这些板块往往更加充分体现出参与的特性,因为它更加贴近职工读者的生活和需要,也会更激起那一层次职工读者对参与者所述事件的关注,从而强化了“用报”功能,使报纸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4.多于优于策划。在信息多元化时代,工人报副刊要吸引读者,赢得更多的叫好声,必须要在策划上下大功夫。其中专栏专版的策划,对于办出工人报副刊的特色、扩大影响,更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专栏专版是报纸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报纸版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常被比喻为报纸的眼睛,它亮了,整个副刊、甚至整个报纸都亮了。因此,工人报副刊的编辑应深入职工读者,及时掌握他们的感情动向、关注点,及时策划出能反映他们心声的专栏专版,与他们形成经常性的互动,这样,报纸想不叫好不叫座都难!
    时光倥偬。报纸副刊已随着中国报纸走过了百余年历程。现在,它同样面临着网络、电视媒体的凶猛冲击。但是,只要报人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准确把握受众的脉搏,不断及时地推出新的表现形式,打造出新的文化内涵和品格,报纸副刊必定能拥有永远旺盛的生命力,工人报副刊也必定会成为职工群众永远喜欢的一道靓丽风景!文/冯瑜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