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永远的精神星空
2010-10-15 01:58:46来源:
分享到:
  字体:【
  现在的人都很有经济头脑,一事当前,经济挂帅,先要从经济利益角度进行审度,然后再进行取舍。
    原来一谈钱就脸烧舌头短的报人,现也成了弄钱掘金的霹雳手。不少“无冕之王”出击、下笔时脑子里是以人民币作为加力器的,能弄几个钱的,跑得欢,写得起劲。否则,提不起精神。不少握有权柄的社长、老总,对版面的取舍更是以功利来考量,有直接经济效益的 (索性就是广告版,要不就是变相软广告专刊版),一切版面都得为之让路;那些可间接得到好处的(通过宣传企业,让企业给广告,或订阅报纸的),也要设法予以保证。
    都是亲儿子,要不就是干儿子,都动不得。说来说去文学艺术版(一般包涵文学作品版、美术作品版、摄影作品版等),常常就成了被侵占、砍杀的对象。一些报媒的社长、老总,总瞅着自己一亩三分地上的文学艺术版面不舒服,嫌其只占版面不打粮,浪费资源,一说要改版,首先就瞅上了它,必欲除之而后快。不是说“现在都啥时候了,还风花雪月哼哼唧唧的,谁有那闲工夫看呀?”就是说:“把这个把版面砍了,叫好不叫座,不挣一分钱!”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近七八年间,各种报媒纷纷砍杀文学艺术类版面,中央许多大报其书画类、艺术摄影类版面,都悄无声息地退出了读者的视线,就只剩下文学作品一棵独苗。各地方报纸也如出一辙,有的还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砍个精光,任何文学艺术类版面都不保留。
    文学艺术类版面真的是只占地方不打粮吗?现在读者真的没闲心读文学艺术类作品吗?
    文学艺术作品永远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心灵鸡汤。
    人之所以为人,就因为是有情有义,有文化和精神追求,渴望活得更有意义更有意思。这就使专门以触动人的心灵为使命的文学艺术类作品有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文化大革命中,人们的思想是那么的狂热,生活又是那么的困顿,但对文学艺术的需求仍刀砍不倒,火浇不灭。全国成亿人不畏脚磨出血泡,不怕挤得丢了性命,也要赶去看《卖花姑娘》就是例证;那依靠口耳相传、手手传抄的《第二次握手》,查封不死,形成地下一股汹汹的阅读暗潮也是例证。文学艺术永远是人类心目中仰望的精神星空,任何人都不会满足于动物性的吃喝拉撒,任何人的心中都有柔软的一角,需要在从事功利性劳作之余,寻找释放的窗口,这时候,文学艺术就成了人们精神的新生之门。
    文学艺术类版面是报纸生存的重要一条腿。
    人有时看报是功利的:为了找工作、购销物品、寻找医疗信息等。但这也仅仅是“有时”。人,不论是什么人,绝大多数时候看报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精神层次,满足精神需求,使自己活得更充实。这细分起来又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信息量,二是要释放精神情怀。如实地说,阅读文学艺术类作品无疑是释放情怀的最佳窗口。
    而在报刊界有个逆向定理:读者决定发行量,发行量决定广告量。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文学艺术类版面也吸引了很多读者,也促升了报纸的发行量,然后拉升了广告。如果成立,那文学艺术类版面也就成了支撑报社生存的重要一条腿,不该说文学艺术类版面只是浪费资源,不能赢取一点经济效益了。
    文学艺术类版面当自爱自强,为生存壮大创造资本。
    有时候,不全是老总不待见文学艺术类版面。信手翻翻,我们文学、摄影、书画版上的一些作品质量真的不咋样。因此,一直以来,诟病报纸文学艺术作品质量差的声音就没有断过。最近又出来了个“垃圾论”,并甚嚣尘上,对文学艺术作品质量予以无情否定,对文学艺术作品生存空间倒向更逼仄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实,文学艺术类上版作品质量差,不是编辑能力差,不识货,也不是没有好的令人怦然心动的作品。
    文学艺术版面编辑主观上一定要克服文学艺术类作品 “齐物论”、“好坏都差不了多少”的思想,严格把关,精挑细选优秀作品发表。在文学艺术意义上,一个物体,十个人写、画、拍,十个样子,味道、
    高下完全不同。作为文学艺术版的编辑要认真筛选优秀作
    品,不要自甘堕落、自降等级,为读者提供劣质读品。
    文学艺术类版面编辑要坚决杜绝人情关系在选稿
    中的牵制作用。毋庸讳言,中国现已滑入人情社会,很多
    事情是由人情支配的,编辑也是人,少不了人情。有的熟
    人、朋友写的或推荐的作品,明明不够发表水平,但却三
    天两头催发。我们一些编辑,碍于人情面子,便给那些劣
    质作品放了行。编辑要明白,自己干的是公事,掌握的是
    “公权力”,“公权力”就要“公”用;要明白自己职业的特殊
    性,自己的劳动结果是要产生广泛的社会效果的,不是无
    论咋样,只影响自己一个人、或几个人。因而,编辑一定要
    有职业操守、专业精神,要爱惜自己的脸面(所编辑的版
    面就是你的脸面),要对掏银子订报的广大读者负责,不
    可以降低作品刊发的质量标准,不可以假公济私,以放行
    劣质品来平衡人情关系。
    文学艺术版编辑要跳出小圈子,广泛遴选佳作。现在文
    学艺术类版面编辑差不多都有一个小气场,有一个文友、熟
    人圈子,他们所编发的作品差不多都是这个圈子里的,外边
    的人很难挤进来。有的编辑甚至把自己所编的版面当作互相
    交换发表作品的自留地,招致了很不良的社会反应,许多有
    才华的作者只能望圈兴叹。这既不利于调动广大业余作者的
    创作积极性,也会使文学艺术逐步倒向圈中人玩的玩艺儿,
    走向穷途末路。文学艺术类编辑应具有职业责任和社会担
    当,目光投向广大的作者群,广泛发掘好作品,调动全社会文
    学艺术作品创作者的积极性,这样有了广泛而不竭的源泉,
    文学艺术的生命之河才会澎湃不息。
    文学艺术类版面编辑要应和时代审美观,与时俱
    进,不断对版面形式、内容进行改革。
    近日有文学理论家撰文,说当今文学作品“老弱病
    残”,无论叙述方式,还是语言、语境、故事情节都老套和
    雷同,外强中干、无病呻吟。
    笔者曾在一家报纸上读到一篇小小说,全篇千二百字,山庄景色描写竟达800多字。还曾读到一篇散文,文中尽是套话、标语口号。报纸永远是现在时,是新鲜品,作为新闻纸上的文学艺术类作品,必须是时尚的,符合当下主流读者欣赏口味的。编辑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和思想,永远矗立在时代的潮头,调动一切才智组编出适应社会发展快节奏的,符合绝大多数读者审美趣味的,即既短小、新颖、明快、优美,又内涵丰沛的作品,让广大读者上帝们费事少而收获良多。 (柳叶)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