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新闻
知名职工作家、陕西省金融作协副主席白来勤第三本散文集《乡愁扯不断》,近日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乡愁扯不断》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散文精品近百篇,该书从大处着眼、小处落
近读王治先生《减字木兰花·梅》等四首词,感悟颇深,且催人奋进。先生《减字木兰花·菊》中写道: 菊开气爽,姿色清高秋独放。花沁芬芳,风韵宁神晚愈香。 九秋玉立,素装诗句留韵笔。自傲无
唐妞驾到。夏天不会对你留情,却一定能让你流汗。爱运动的西安女娃,知道适时和体重谈判,瑜伽、游泳、普拉提……好身材拒绝光说不练。幻想着凭一场“唐穿”,让肉肉们为自己平反?“以胖
陕工网讯 近日,陕西省知名职工作家王飞的散文新著《山边记》由广西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以秦岭为书写底色的生态文学力作。全书集结了100余篇作品,共30万余字。
年代:唐收藏单位:临潼博物馆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陶器,主要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因为在古代“三”代表多数,所以称为唐三彩。制作时,先在陶坯上涂上釉,然后进行烧制,在烘制过程中,釉色发生
微风轻拂,月明星稀。万千灯火点亮的夜晚总是令人沉醉的,夏天的夜晚该是什么样的?应该是有络绎不绝的人群,有麻辣鲜香、香气四溢的烧烤,有闪耀的霓虹,有久违的悠闲与惬意。近日,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
黄龙县界头庙镇风车小镇。黄龙县听说这里的夏天只有21度,听说这里花香四溢,听说这里有童话世界,浪漫到能看满天繁星。这个避暑界的天花板,来了就不想走。黄龙小城的夜景最是惊艳。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个城笼罩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大暑,六月中。”《淮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讯(记者 刘诗萌)近日,我省文化学者、诗人姚安新作《盛唐的脊梁颜真卿评传》由西安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以大量文献资料为支撑,通过“田野考察”的方式多次实地走访颜真卿相关遗
大众电影百花奖是196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倡导和关怀下创立、经中央宣传部批准的全国性文艺评奖,也是新中国电影界历史最悠久的一项评奖。今年中国电影家协会按照新修订的《大众电影百花奖章程》,认真做好第36届大
陕工网讯 7月15日,由陕西省职工作协、陕西旅游出版社、陕西省国防作协、西安市新城区图书馆、六艺工坊社联合举办的周养俊《大山深处的回响》座谈会在西安市新城区图书馆举行。省内文艺界及周养俊曾供职42年的邮电系
那是一个追求改变与“速度”的时代,也是一个匆匆到容不下抒情的时代,那些热血的、朦胧的、关于南方的想象,都在一辆摩托车上,连取名“火箭”的少年也追不上时代飞驰而来的变革。飞驰的摩托车
《国家1 5 6 项工程在陕西企业纪实》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1 5 6 项工程陕西项目”值得大书特书。“1 5 6 ”,特指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苏联援建的1 5 6 项重点工程,实施这一重大建设工程的
《一个矿井的记忆》这本书读到最后,我被深深地感动。如果说刚开始我还能平静地带着审视的目光阅读该诗的话,读至大约20章后,我便遏制不住想要继续快速阅读下去的思绪。在浮想联翩的同时,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幕幕昔日
《兀立荒原的树:红柯年谱》史鹏钊编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本书采用编年体方式,以翔实的内容记载了在中国文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红柯的一生。全书包括红柯小传和红柯年谱,并附有红柯作品出版年表、红柯作品获
《我从土中来》李慧著 太白文艺出版社该书收录了作者近三年来创作的乡土散文作品,书名取自散文集中的同名散文《我从土中来》。作为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农家孩子,作者从小就在关中农村出生、成长,度过人生最重要的青
6月19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作家协会、作家出版社联合主办的“阿莹长篇小说《长安》创作研讨会”在北京、西安等地以线上线下联动方式举办。中国作协党组成
6月19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作家协会、作家出版社联合主办的“阿莹长篇小说《长安》创作研讨会”在北京、西安等地以线上线下联动方式举办。
陕工网讯 6月19日,在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的舞台上,来了一群平均年龄只有18岁左右的小小秦腔人,他们就是来自西演·青年团的小演员。 在本届秦腔节剧目演出中,由这群小演员们带来的秦腔传统剧目青
通读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李利敏副教授的新著《<小世界>中浪漫传奇的原型研究》,可以发现该书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该书研究方法新,理论建构意识强。作者采用了西方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草创的“认知
《地下管道焊》 安喜 摄安喜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职工摄影家,他从事摄影40多年来,足迹遍布三秦大地,常年活跃在建筑工地上,把镜头对准建筑工人,拍摄了约20万张胶片和数码影像,最后精心挑选,集结成《百姓传承情景
年近耄耋,尽管“我读书,我思考,我写作,我快乐”的幸福生活仍在继续,却已经非常随心所欲,以不给自己造成任何压力为底线。具体来说,长篇小说,尤其是当代的长篇小说,是绝对不会去读了。“吾生也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讯(记者 薛生贵)6月15日,秦腔首部3D电影《三滴血》观影会在长安国际影城(钟楼店)举行。 《三滴血》是易俗社经典剧目,由陕西已故著名剧作家范紫东先生创作于1918年,演绎百余年,深受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讯(记者 李旭东)6月14日10时,碗碗腔现代剧《骄杨之恋》媒体见面会在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举行。该剧于当晚7时30分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剧场“升级”亮相。 据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编者按:古地秦腔,响遏行云,铿锵健壮。秦腔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歌颂着西北人民耿直爽朗的性格。6月13日,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拉开帷幕,来自西北5省区33家院团的名家与新秀齐聚西安,73台秦腔大戏、3D电影《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