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新闻
坐落在司马故里的韩城矿区是一个渭北老煤企,曾享有“渭北黑腰带上一颗明珠”的美称。作为能源时代的“主角”,她曾为陕西经济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载入史册。这片肥沃的土地养育了无
穆涛 著本书是一部历史散文作品集,以《诗经》《尚书》《史记》《礼记》《汉书》《春秋》等典籍为底本,共有五个专辑。书中全方位展示深植于中国人内里的文化气质,同时结合一些社会问题,既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
王维亚 著清代书写,是作者多年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题目。作者认真梳理了清代书写的发展脉络,指出考据学的兴盛,带动了文字学、金石学的发展。本书通过大量实践和理论的探究,证明今天的汉字书写既有坚实的基础,又有
杜文娟 著长篇报告文学《守边》,讲述的是发生在青藏高原那片高寒缺氧的雪域边疆,众多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边防战士,踏冰卧雪,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故事。本书饱含深情,书写时代,是献给爱国
原来,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完美的父母,我们改写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只能改写自己。我们要有自己的光芒,才能照亮孩子的世界。在我做了18年母亲之后,也悟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与成长的7条“幸福律&rdquo
作为陕西省2022年重大文化精品项目,电影《远山花开》根植三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揭开了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的时代话题。影片上映后深深触动了观众的心,不仅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乡村
峙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写诗,已40余年且笔耕不辍,默默耕耘在嵯峨山麓、泾河北岸的诗云词雨,作品大都发表在一些比较有影响的刊物上。如今,他的微诗专集要付梓了,这令我这位老朋友更加欣喜,总觉得心中泛着一些话
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爆火时,很多人问作家马伯庸,下一部“十二时辰”写哪里?这种热度让马伯庸感到“害怕”。“我担心自己为了迎合市场去写东西,所以我得往后退一步,写一个大家不爱看
乡村曾是很多人生命诞生的福地。当岁月像金丝带一样飘向远方时,留在我们记忆里的乡村,今天却被长篇小说《落户》真实地复活了。这个坐落在陕西关中平原上的槐树村,也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乡村社会。这部小说刚开卷就很
拙著《策划贾平凹》出版后,一拿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刘东风社长、分社郭永新社长、责任编辑陈君明等人亲自送来的样书后,第一批要赠送的人里面就想到张海潮先生,书中一章《路见不平一声吼,我为〈秦腔〉鼓与呼》
2022年5月,榴花照眼红的日子里,我去西安市政协履行我一个新任委员的民主监督职责时,总能见到汪涛先生。作为文史委主任,调研时他要带队,座谈时他要主持,大事小情,跑前忙后。而就在这前后的跑动和左右的忙顾中,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记者王鹏、施雨岑)记者22日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获悉,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
春日,它不像夏天那样炎炙,不若秋天那样清冷,不似冬天那样萧瑟。春日,代表着勃勃生机,展现着无限活力,蓄积着喷薄爆发的力量。 随着文旅产业的整体复苏,古城西安的城市名片在全国热度持续飙升。作为西安
葫芦头泡馍炕炕馍 汉唐千年,长安一直是丝绸之路的中心城市。驼铃声中,西域的烘烤与中国的蒸煮相遇,让陕西的面食风生水起,日新月异。陕西面条多,馍更丰富多彩。蒸、烤、烙、煎,做法多样,煮、炒、烩、汆,吃法不
唐代黑釉塔式盖罐1994年,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南端的耀州窑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它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集遗址遗迹展示、文物标本陈列、模拟古代制瓷工艺演示于一体的古陶瓷遗址专题博物馆。馆内收藏耀州窑
路遥从写诗进入文坛,以创作小说享誉文坛。他的处女作是1971年8月13日发表在《延安通讯》上的一首诗歌《我老汉走着就想跑》。1969年夏天,处于人生低谷期的路遥,回乡在延川县城关公社马家店小学当民办教师,业余创作
榆林长城 近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受到观众热捧,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全家老少齐上阵,天南地北共此情”的诗词热潮。“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
散文集《长歌行》是作家刘冠琦自青少年到成人阶段的作品,因而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青春飞扬的激情,真诚坦露的心声,与人平等对话的态度,如巴金所言的那样“把心交给读者”。这部散文集在对日常生活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讯(艾欣)2月13日,作家李焕龙向安康市慈善协会捐赠价值10880元的个人专著《图林情缘》160册,用于“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公益阅读。 《图林情缘》是李焕龙担任安康市图书馆馆
这本书专为近些年“走红”的科学新女性而作。其中,既有70后辛晓平、汤楠、陈婷、颜宁,也有80后付巧妹、黄芊芊,还有90后万蕊雪。她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堪称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她们的出色工作既
天冬 林雨飞 著花,代表缤纷各异的植物;鸭嘴兽,则代表令人神往的异域和远方。看似毫无关联的二者,在科普作家天冬的眼中,却有着耐人寻味的内在关联:珍稀濒危的植物若是其貌不扬,则只能沦为植物里的鸭嘴兽,受
陈绪伟 著散文集《泥土人生》是陈绪伟第五部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近8年创作的102篇散文,共计25万余字。全书分为“不忘来时路、年轮飞转、布谷布谷、生生之力、茶山溪水炊烟、素心如兰、江河荡漾春风、月光淌过山
袁凌 著作者身为汉水的儿女,将这条河流的过往、现在与未来,写成了一本新书《汉水的身世》。《汉水的身世》不同于袁凌以往的故事合集,但仍以一条河和它的子民为书写对象,融合自然、历史、现实、人文与行走,以纪
日前,应邀与文友和乡党聚餐,有幸与著名作家高建群先生邻座。虽久未谋面,但一见如故,交谈甚欢,不禁追忆起我们整整30年的交集往事来。与建群先生认识有30年了,可谓故友矣。大约1993年初,作为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和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讯(记者 李旭东)2月13日,记者从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获悉,由陕西省第三测绘工程院和陕西省智慧黄河研究院联合编著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地图集(陕西卷)》第一版近日出版发行。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