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女性 > 女性人物 巾帼情科技梦
2013-07-31 03:15:04来源:
分享到:
  字体:【
王红霞,43岁,共产党员,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部高级工程师。长期以来,她深深扎根城市轨道交通、起重机械、游乐设施轨道研发领域,用一项项填补行业空白的科技硕果,为公司引领国内城轨交通行业作出了突出贡献。1992年,作为西安理工大学高材生的王红霞,一毕业就跨进中铁宝桥的大门,从此与技术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并通过在实干中创新、创新中实干,一步一步完成了从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到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精彩“三级跳”。2003年,公司接到了北京铁路局36吨快拼门吊的设计制造任务。由于这个项目仅给出了杆件线条和截面尺寸,没有具体的节点图,开展技术设计和生产制造的难度很大。关键时刻,部门领导“钦点”王红霞担当项目技术负责人。短短的一个月里,王红霞带领团队成员全力奋战在办公室里,开展了计算机分析,进行了节点及详图设计,并完成了计算机立体图模拟试装。最终,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向业主和公司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从2006年开始,已经崭露头角、屡有建树的王红霞,先后受命担任了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唐山中低速磁浮道岔、陕西省统筹重大科技项目——北京 S1 线全系列中低速磁浮道岔的技术项目负责人,以及上海中低速磁浮道岔的技术项目副负责人。几年来,在公司和部门领导指挥下,她和几位项目团队成员主动放弃双休日、牺牲节假日,一起学习,一起钻研,携手并进,合力攻关,向着“点线面王国”顽强攀登,先后研发了国内第一组中低速磁浮三开道岔、第一组中低速磁浮交叉渡线道岔等。
    参与设计计算重庆跨座式三开五开道岔,让王红霞迈进了一个崭新科研领域。2008年,作为三开五开道岔项目骨干人员,她首次使用 UG 软件模拟道岔真实的受力和运动状况,通过解算获得了曲柄的扭矩曲线,攻克了长期困扰道岔设计的瞬间最大驱动功率难题,使公司研制的三开五开道岔成为重庆城轨市场的“王牌”产品。
    行走在王红霞的天地里,看到最多、听到最多、感受到最多的都是两个字——创新。多年来,她把自己掌握的最前沿的知识和最高效的方法,第一时间运用到自己的实践当中,用创新为公司多项科研成果贴上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标签。2008年4月,为了搞好唐山中低速磁浮试验线磁浮道岔的技术工作,王红霞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老人,自己专程赶到河北唐山试验现场,“当时,白天进行车辆运行实验,道岔耐久性试验放夜间进行”。一个多月里,她与同事冒着严寒,昼伏夜出,每天晚8点干到次日早8点,一忙就是12个小时。在她认真而创新的工作下,先后取得了道岔动载、静载、自振频率、车岔冲击、10万次无故障运转等一套完整试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她加班加点撰写了《中低速磁浮道岔可靠性分析报告》、《中低速磁浮道岔工程化实施能力报告》以及《中低速磁浮道岔安全性评估报告》,后期顺利通过了国家住建部中低速磁浮线路重点设备审查,从而奠定了公司道岔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进入工程化实施阶段的地位,使中铁宝桥成为北京 S1 线磁浮道岔的唯一供货单位。
    多年来,为了不断更新和升级自己的知识结构,王红霞在家中、办公室
    里先后为自己建立了“小书库”,放有多数专业书籍和软件……很多时候,当别人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时候,她一个人静静坐下来,遨游在自己的文山书海,从一个个英文或中文词汇中,开始寻找创新的力量和灵感。当然,每次公差外出途中,她也不忘带上技术书籍苦读一番,及时为自己进行“加油”和“充电”。
    中铁宝桥技术部部长朱新华对记者感慨地说:“坚持学习、持续学习,学为所用、学用结合,是王红霞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她不断成功的一大秘诀,更是我们全体技术人员共有的优良品质!”
    (杜哲刘宝林蒋晓强)



责任编辑:liukai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