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汉高速秦岭服务区,人们都会看到杜丹忙碌的身影。作为高速集团秦岭服务区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她用自己一流服务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杜丹是秦岭服务区的一名采购员。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按照服务区管理分公司的统一部署,她担任秦岭服务区接待点爱心物资的采购与发放工作。每天她顶着烈日奔波于餐厅、超市、加油站、停车场之间,协调、疏导救灾车辆优先加油,热情主动的为救灾人员发放方便面、矿泉水,为司机们发放高速公路行车指南,并详细的进行讲解。当部队官兵来的时候,她亲自带领服务人员把矿泉水、方便面拉到救灾援助车跟前,看着装上车。有时候,等官兵们吃完饭,她就站在餐厅门口把爱心水送到每位士兵手上。十几天下来,她的胃病犯了,她就将药带在身上,痛的时候就摸出来吃了继续来回奔波,脸也晒黑了,脚也磨出了泡,但她从没叫一声累。
救灾保畅的日子,商品周转快,两三天就要进货,人手紧的时候,她就亲自去库房卸货,24瓶装的矿泉水让她搬起来很吃力,大家都劝她别搬了,但她每次都是咬着牙和保安小伙子们一起干,等搬完的时候衣服裤子满是灰,胳膊都抬不起来了,但她没对任何人抱怨过,而是继续忙活别的事情。
5月15日,刚刚接待完一个部队的她又接到通知,还会有一支部队在秦岭服务区休整,时间不祥。本已在广场奔波了一天、筋疲力尽的她顿时来了精神,清理广场车辆、筹备发放物资,安排服务人员,很快一切准备就绪。一个小时过去了,没音信;两个小时过去了,没消息……天渐渐黑了也没看见要接待的部队。实在撑不住了,她就趴在广场桌子上休息一会,凌晨时,部队的车队到了,她就和员工们一起投入到紧张的服务工作中。等忙完,太阳已经高高升起,她回宿舍洗把脸,继续投入到新的一天工作中。大家都问她:“你一个女同志,不累吗?”她说:“比起那些没日没夜奋战在救灾一线的英雄们,这算什么呀!我只想在本职岗位做好工作,用自己的行动为灾区人民献上一点爱心!” 本报记者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