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哈尔滨市将加大推进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力度,今后合同的提出、条款的拟定、协商、确定、签订等环节将加大女职工的参与力度,畅通女职工意愿和呼声的表达渠道,实现其体面劳动。
据介绍,近年来,在一些非公企业,尤其是一些经营较差的企业中女职工特殊利益保障问题比较突出,如在一些季节性、突击性任务多的非公企业,女职工常常是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企业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工资未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社会保险缺失,尤其是生育保险参保率低,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参加 “五险”;女性进城务工人员,生育期间的保障呈 “真空”状态等。为此,哈尔滨市提出要通过完善合同的相关条款,确保女职工特殊权益得到保障。此外,在组织合同的签订工作中,将不再允许 “一稿成”,即没有协商和修改补充的过程,女职工没有提出疑义和意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