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新闻聚焦 “灰领”匮乏  制约“中国制造”
2005-06-08 09:01:04来源:
分享到:
  字体:【
    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超过35%,我国却仅占5%!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高技能人才极度缺乏,已严重影响我国制造业及许多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高级技工热”背后的隐忧
  技工这一职业,一向并不被人看好,但近年来却炙手可热。
  青岛一制造公司打出年薪16万元的“天价”,急招一名高级模具技工,结果重赏之下却难觅“勇夫”;天然气西气东输一个项目工程,日工资150元招高级焊工,竟无人揭榜;深圳一企业开出6000元月薪,也没如愿找到高级钳工……
  这类消息不时见诸报端,反映出一个严峻现实:目前,我国高级技术工人数量不足,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之一。
  2003年11月,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公布了一份“灰领”研究报告。一时间,“灰领”成了上海滩上的时髦名词。
  “灰领”一词的流行,同样折射出人们对高技能人才缺乏的严重关切。所谓“灰领”,是指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高级技工。“灰领”不从事“白领”的管理工作,也不同于普通“蓝领”的一般技能劳动,而是在技术引进、工艺创新、产品研制、设备调试时,能担当起“技术大拿”的重任,攻关破难。
  “灰领”缺乏,不仅会造成生产工艺难达设计要求,影响产品质量,使“中国制造”难上档次,也会制约新兴服务业水平的提高。在合肥某大型汽车修理厂,曾发生这样一件尴尬事:100多名修理工围着一辆进口轿车,忙活几十天,愣是没能修好!深圳是全球最大的钟表生产基地,出口量占国际市场40%的份额,但是却打不响自己的品牌,原因是缺少高技能人才。正如一位企业老总所言:“买得起最先进的设备,却请不到人来操作。”
  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超过35%,而我国7000万技工中,可称为“灰领”的高级技工仅占5%。按“十五”规划,这一比例应达到15%,因此,目前的缺口达700万人!
“灰领”奇缺与人才“供大于求”
  近两年来,一些人怀揣文凭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灰领”紧缺恰成鲜明对比。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这与长期以来不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密切相关。
  首先是传统的人才观与用人导向在作怪。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普遍存在“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误区。而企业也习惯于惟学历、文凭是用,挫伤了人们锤炼技能的积极性。同时,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偏低,即使高级技工,待遇往往也不如一般管理人员,致使技能上很有发展前途的人,想方设法要挤进干部堆里,浪费了宝贵的潜质。
  其次是资金投入不足。政府没有把高技能人才经费列入预算,企业培训经费也少而又少。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只占职工工资总额的1%,而且许多企业并没有落实。有关部门对湖南省325家企业抽样调查表明,有117家企业多年基本上未开支职工教育培训费用!
  职业教育与培训内容陈旧也是一大原因。“灰领”不同于熟练掌握一般技能的工人,今天已稳居主流的高科技工业,需要的是掌握熟练心智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但传统的职业学校本身师资不足、教辅材料落后,加上有政策歧视,难当大任;一般大学的思路重在培养“干部”和学术型人才,不肯“屈尊低就”,于是,就难免出现一方面普通管理岗位和文职岗位严重供大于求,一方面“灰领”乏人的“怪现状”。
像尊重高级专家那样尊重高技能人才
  去年,中央专门请来一批长期奋斗在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代表到北戴河休假,成为引人注目的亮点。这表明了党和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
  日前,有关部门又组成调查组对全国部分省、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调研,力求经过努力,从政策、体制、环境等方面,扭转目前高技能人才匮乏的局面。
  近年来,各地也相继出台了营造环境、催生“灰领”的举措。苏州实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了“政府购买高技能人才成才培养成果”和表彰奖励高技能人才等工作机制;山东建立“首席技师制度”,选拔一批技能拔尖人才;陕西积极推行学业文凭和职业资格“双证书”试点,引导部分职业院校以高技能培养为目标……
  “理想的劳动力结构应当是‘啤酒桶’型的,‘两头小、中间大’,”厦门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廖泉文认为,“即领导层和操作层变小,而技术技能层变大,这样才能适应高科技发展要求。”
  要形成这一格局,除了政府转变思路,制定相关政策,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各部门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大经费投入,还要积极营造一种体制和氛围,即像尊重高级专家那样尊重高技能人才,像重视高级专家的培养那样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像关心高级专家的成长那样关心高技能人才的成长,从而使更多具有高技能人才潜质的大学生和有一定知识层次的职工,乐于站到机床一线,乐于动脑又动手,成为生产的核心力量。■崔士鑫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阅读推荐
热门图片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