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劳动模范 何小虎:用匠心铸就航天梦
2023-03-03 18:30:01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何小虎正在操作数控自动化生产单元的设备

何小虎正在测量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喷嘴的尺寸

何小虎正在检测喷嘴的离心孔质量

2月28日晚,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简称“西发公司”)35车间数控车工、高级技师何小虎身着一抹亮丽的“航天蓝”,迈着自信的步伐登上了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舞台。他是2022年度陕西省唯一的获奖者,也是2022年度中国航天系统唯一获奖者。

1986年出生于革命圣地延安的何小虎,被誉为火箭心脏“钻刻师”,是西发公司最年轻的技能专家,目前从事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探火工程、空间站等为代表的各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喷注燃烧系统相关产品的精密加工。

“神舟”飞船上天揽月,“慧眼”卫星遨游太空,“天问”探火,“羲和”逐日……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异彩。身为航天装备制造业领域的高技能人才,何小虎把青春梦融入航天梦,从“小徒弟”到“老师傅”,从“普通工人”到“大国工匠”,他用行动助力航天强国梦的实现,也一步步实现着自己航天报国的人生理想。

 立初心,逐梦航天

2003年,17岁的何小虎在电视机前看到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入太空的新闻报道,那一刻,处于中学时期的他便对航天产生了憧憬和向往,航天梦想的种子自此在他心中扎下了根。

2010年,何小虎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后,以实操第一名的成绩,从300多人中脱颖而出,进入西发公司,就此步入他向往的航天事业。

要成为合格的航天人,做好基础工作是首要任务。与上学只需要反复做零件、磨刀等基础操作不同,工作中代码被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对代码很陌生的何小虎犯了难,每天大量重复练习动作,认真对待每次打磨,但总磨不好钻头。为此,何小虎买了关于机床指令的书,每天早上趁热机器的时候,学习指令内容,然后按照步骤仔细加工产品验证,直到晚上11点多才回去休息。

最初的三年时间,他每天都要重复同一动作几百次,将产品装到数控机床上,加工测量,清洗放置。

就是凭着这股“虎”劲儿,何小虎从众多青年职工中迅速脱颖而出,2016年,他首次参加国家一类大赛,荣获陕西第一,全国第四,这是陕西参加该项赛事的最好成绩;2017年,中国大能手选拔赛,他成为陕西入围全国十强第一人。

 下决心,攻克难关

 2021年4月29日11时,“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完成了中国空间站建设的首站,无数航天人为之奋斗了整整30年,何小虎生产的离心式喷嘴就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核心部件。

2018年初,一项艰巨的任务摆在了何小虎面前,由于空间站即将进入建造阶段,众多发射任务正在密集试车验证,发动机喷嘴的需求量从每年一万多个激增到四万多个,但喷嘴加工效率低、难度大,是车间多年无法解决的“卡脖子”难题,难就难在每个喷嘴都有12个这样直径1.05毫米的离心孔。

“12个离心孔的一致性误差必须控制在5微米,也就相当于我们A4纸厚度的二十分之一。”何小虎说,过去喷嘴一直采用传统的机械加工,加工后形成的毛刺必须配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工去除,零件的液流试验合格率也只有50%左右。

“一旦出现毛刺,那么这个喷嘴它就不能稳定地工作。”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1所研究员银晋瑞说,如果严重的话,这台发动机它就无法正常工作,有可能失败。

董效文是何小虎的师父,也是发动机零件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完不成生产任务,弄得董效文整天愁眉不展。

看着师父发愁、同事受累,何小虎下定决心,他想用数控机床把加工和去毛刺的过程通过一次加工来实现。

何小虎提出的方法,涵盖了钳工技术、数控铣工技术、磨削技术等加工全流程技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技术能力,下班后,他经常去其他车间“偷师”。
    经过不懈努力,何小虎终于实现了离心式喷嘴无毛刺加工法,保证12个孔一次加工成功,一致性误差控制在5微米,产品的合格率也提升到了99.9%。不但加工效率提高两倍多,每年还节省成本上千万元。

 守恒心,铸造精品

“推得精、飞得稳、变得妙、落得准”,这是对我国着陆月球和着陆火星所使用的变推力发动机的描述。这类发动机负责探测器在着陆时获得反推力,使其减速、悬停、平稳着陆,其关键部件就是燃烧室喷管。

何小虎生产的火星探测器着陆变推力发动机所用燃烧室喷管,由于喷管结构特殊,加之材料属于难熔金属,其加工一直是行业难题。

他本着一定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信心,深入研究材料特性,通过大量试验独创了一种技术方法,彻底解决了这类喷管精密加工难度大、合格率低的世界级难题。由他撰写的《一种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获公司首个国际专利授权。

在破解北斗导航等重大任务发动机“卡脖子”问题中,某部件的加工精度仅相当于头发丝的1/10,公司没有一台设备可以生产这个产品,初期合格率仅为20%。何小虎主动接下这个难啃的硬骨头,他提出“设备稳定性”加工概念,独创了“极限加工稳定性控制法”和“首件标定参数法”,即准确掌握机床黄金时间进行精密加工,这个思路完全颠覆了传统方法,开创了公司超精密加工新方法,产品合格率达100%。

何小虎还下功夫带领更多年轻人成长进步。他积极组织青年职工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先后带徒20多名,其中高级技师2人、技师9人,1人获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2人获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10人获陕西省技术能手。

“非常荣幸见证并参与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腾飞和发展。”何小虎说,推动航天事业,不仅需要自身数年如一日的坚守,更是需要将航天精神传承给每一位为中国航天事业奋斗的年轻人。

未来,他将和更多年轻人一起,共同助力中国航天事业更上一层楼,将继续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无愧于“中国航天人”的身份和“大国工匠”的荣誉称号!(本报记者 李旭东)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