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1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劳动模范 “粮”心育良种
2019-10-30 10:44:46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记全国小麦育种专家、最美劳动者梁增基

梁增基在田间工作

常年劳作的双手

金秋时节,关中渭北“旱腰带”一派丰收景象。

在这收获的季节,咸阳市总工会“弘扬劳模精神”报道组成员,深入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田,采访全国小麦育种专家、省劳模、最美劳动者梁增基。

“要吃粮、找老梁”“南有袁隆平、北有梁增基”,这是长武民间的一句口头禅,足见梁增基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梁增基是全国著名旱区小麦育种专家、研究员。多年来,他所获得的荣誉有:陕西省劳动模范、省首届“三秦楷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组部“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并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被中国发明协会授予“中国发明创业奖”特等奖暨“当代发明家”、全国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今年9月5日,荣获第七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9月27日,被命名为“最美劳动者——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

今年86岁的梁增基是广东茂名人。1961年10月,28岁的他毕业于西北农学院,被分配到长武县农技站。当年与他一同分到县农业系统的25名大学同学,因耐不住生活的艰辛陆续调离。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唯独留下他一个“南方人”。数十年来,他如一粒默默无闻的种子,不论被风带到多么贫瘠的地方,总会破土发芽,追求生命、追求阳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渭北旱原,小麦即便在风调雨顺的年份也难丰产,时常遭锈病、严重冻害困扰,平均亩产32公斤。1965年丰产也不过亩产78公斤。他经过科学调查论证,认为鹑觚大地不是不适宜小麦生长,而是小麦品种太差。

“稻好在秧,麦好在种。”找到症结后,他引进外地良种欲推广,但遭锈病,甭说收成,连麦秆都成了一把灰。他认识到,“拿来主义”不行,唯有靠自己育种。

此后,他从农场借来二亩地,整地划区、拉行开沟,从各大科研单位引来各式各样的品种种进试验田,从播种、锄草、施肥、防虫、立标、建档等细节做起。他头顶烈日、汗湿衣襟,杂种收获一株株单收单脱,晒干后又一粒粒精选,小区试验单收单打,样样亲自动手。夏天,地里蚊虫叮咬,痒痛无比;冬季,钻进北风凛冽的麦田,冻得瑟瑟发抖……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1年,历经上万次单株选择,所培育的条锈免疫、抗冻、抗旱、丰产小麦品种“7125”“702”终于问世,长武小麦亩产首次突破100公斤。接下来几年,他又用“702”的姊妹系培育出“秦麦四号”。该品种当时几乎覆盖了整个咸阳北部、陕甘两省6个地市,年种植面积152万亩,累计700万亩以上。一度成为渭北、甘肃旱地小麦播种面积最大的品种,小麦亩产跨越200公斤大关。由于抗锈力特强,在推广区域形成“锈病隔离带”能阻挡锈病远距离传播,因此荣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是当时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单位项目。

1980年严重干旱,他在1975年杂交的杂种后代发现一株秆很矮,长势良好、颗粒饱满的小麦单株,即作为重点选育。1983年多雨,该系统又呈现抗病性好、成熟优良的株行,即作为新品种“长武131”选定下来。几经省级试验,确认为半矮、抗旱、稳产丰产、不易倒伏品种,比“702”等高秆品种矮0.45米,穗粒数33粒,千粒重达52克,推广后成为旱原首个由低产变高产的小麦品种。1989年,中科院西北水保所在长武王东试验区种植2530亩,平均亩产313.3公斤,部分田块亩产达423公斤。西北农大终身从事小麦育种的赵洪璋院士伸出拇指点赞:“旱地小麦亩产400公斤,了不起!”

1985年,他从西北植物所获得小黑麦代换系,加上两个国外品种,对“长武131”品种进行改良,育出“长武134”,这个品种优势更突出。1998年,“长武134”获国家审定,该品种在高产、优质、矮秆、抗锈病、抗叶枯、抗冻旱、抗倒伏方面保持绝佳,亩产可达450公斤,被视为地膜麦,在渭北全面推广。

1994年,他用培育成的“长武134”同水地优质品种“小偃六号”杂交,2001年育成优质多抗高产的“长旱58”,2004年通过国审,其特点穗粒大、光合功效强、籽粒优良、黑胚率低、成熟落黄好。不仅是百姓爱吃的面条、馒头麦,又宜作商品粮。该品种在2006年后一直作为主播良种在渭北中西部推广,并扩大到豫、鲁等旱地区域,年种植面积超300万亩,到2016年已累计超过2800万亩,目前仍在使用。

2006年,他将“长武131”与陕优“225”杂交的第四代选系进行航天培育,2011年成功选育出“长航1号”,抗旱性优于“长旱58”,亩产达500公斤。从2008年到2013年,西北水保所在长武设立的高效示范田和省农业厅在长武、永寿设立的高产创建示范田中,种植该品种,连续5年亩产超500公斤,创陕西旱地之最。中科院验收组专家唐登银研究员现场观摩后,欣喜地说:“旱地小麦长得像水地一样,这简直是个奇迹!”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多年来,他,一顶草帽、一袭素衣是标志服;他,一个馒头、一碗稀粥是家常饭;他,一粒种子、一世情愫是最快活。他总是在创造奇迹——用独立创新的五项理论技术育种,改变了当地的种植模式;解决了旱地小麦的锈、冻、倒、旱、筋、黄矮病六大难题;育成的“7125”“702”“秦麦四号”“长武131”“长武134”“长旱58”“长航1号”达到3个国审、4个省审,累计旱地推广1.2亿亩,增产50亿公斤以上,增加经济效益60亿元以上……

西北农学院多位育种专家对他表示肯定,“梁增基一生最大的贡献是把小麦条锈病挡在了西北,在推广区阻断了锈病的南北传播。”2010年,中科院院士李振声赞道:“旱地小麦育种,梁增基是王牌。”

难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手捧金灿灿的麦粒,喜滋滋地口口相传,“旱原小麦创奇迹,吃粮想念梁增基”“南方水稻有袁隆平、北方小麦有梁增基”的民谣。

在梁老15平方米的工作室,环顾四周,一张办公桌、大小两沙发,还有用青砖盘出的单人炕,简朴自然、整洁有序,西面墙上悬挂着镜框装裱好的“老五子麦”“7025”“702”等8块麦种标本,自南向北一字排开,显然是按其育种出的年份顺序所排,不是画胜似画。实乃他毕生为之辛勤奋斗、追求卓越的人生画卷!

梁老指着满墙种子标本说:“育种不易,百里挑一。99%要淘汰不合格品,一个杂种后代要六七年才能稳定下来,起码得花12年才能见成效。”

我们端坐沙发,又是一番对白——

“您老是哪年退休的?”

“我是2005年、72岁时才退下来,属高龄退休。”

“从您住的县城到试验基地少说也有十里路吧!”

“是的,我们的种子试验田所在的地方就叫十里铺村。80岁前,我是骑自行车往返的,80岁后,腿脚不利落了,来回就打的。”

这时,我们才留意到他一双小腿的局部,布满黑斑。“这是1985年夏季我腿部碰伤,因为天天奔忙,并未在意,导致后来大块淤血,伤口化脓,时间耽搁了,手术治疗也没除根,落下的毛病。”

“有额外报酬吗?”

“没有。我的工作是国家赋予的,我只是人民的勤务员。凡人还是干点实事好,不计报酬心更宽,待在家里憋得慌,到了试验田就格外开心。退休前我是一个人领着三个工人干,除了参加省市县各种会议和调查指导生产外,几乎天天蹲守大田;育种是有季节性的,退休后,每年约有三分之一多的时间待在基地,每天在田间地头工作四五个小时。”

梁老静静口述,我们默默倾听。

“育种还要育人。咱退休了,经验尚在,给年轻人多带带路、出出主意、指指方向。2011年,县委叫我培养接班人,来了慕芳;2016年,又新增1名研究生;2017年,县委批准组建了新的育种单位——长武县旱作小麦育种试验中心;我身教重于言传、手把手传帮带,到了地里不得闲;回到家里还要整理、撰写大量计划、资料、论文等,忙得不亦乐乎,并不比退休前轻松,助手现已能独立工作。如今,一个强筋优质品种出来了,经中国农科院品质分析,达到国家一等强筋优质标准,抗性则远优于国家东部品种,已参加国家试验并被排在试验首位,预计所创效益将比我以往全部育种成果都要高。育种无止境。能干到什么时候就干到什么时候,倘若能活百岁,我就干到百岁,多育种、育好种,不仅让百姓吃饱,还要吃好,使更多农户丰产丰收。”

长武县政协退休干部宋安民赋诗:“江南才子志凌云,育种北国数十春;汗水润滋麦万顷,知识赢得功千寻。呕心良种达三省,大爱增粮济兆民;皓首犹怀千里愿,顶头烈日写忠魂。”字字珠玑,情真意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6年7月26日,由长武县委、县政府编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的《梁增基》一书首发式在咸阳隆重举行。

今年6月,咸阳市委、市政府邀请国广中传(北京)国际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筹拍农业科技题材电影《梁增基》,正在运作之中。

9月上旬,以梁增基奋斗人生为主题所拍摄的微电影《岁月“粮”心》上线……

“人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操守,要想图名利就别干育种,要育种就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独,耐得住清贫、耐得住辛苦。爱是种子,谁播种爱,谁就能收获喜悦和幸福。”梁增基说。

58年坚守,58载奋斗。

他,50多年里仅回过老家5次。把一辈子的心血和情感都倾注在了渭北旱原,倾注在了这片黄土地,倾注在了小麦育种上。

他,数十年来获奖无数,却把所有奖金都捐给了贫困学生,至今和老伴住在50平方米的廉租房内。

他,扎根长武大地,播种人生、造福百姓,执守初心、践行使命。

他,用汗水和心血再次证明: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其实,他早已把“粮”心镌刻在丰收的大地上……(任恒敏 张翟西滨)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13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