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姜卖得这么贵,虽不常吃,但是也不敢买啦。”12月9日,记者来到西安市胡家庙蔬菜批发市场,看到市民刘女士在菜摊前一边挑着姜,一边这样说。
生姜作为调味品,虽然不会大量食用,但也是生活必需品。近日,生姜价格不断上涨,让市民感慨,难道“姜你军”要重现吗?
零售价格上涨较多批发价格相对稳定
“10月之前生姜每斤售价6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每斤10元左右。两个多月的时间,价格上浮60%。”胡家庙蔬菜批发市场一菜店老板杨林向记者介绍。
记者随后走访生活超市、蔬菜批发市场和居民小区的几家蔬菜店,生姜销售价格在每斤8-10元不等。大型连锁超市因包装不同,价格相对更贵一些。大多数店主反馈,生姜的需求量本就不高,因为价格上涨,销量也有所下降。
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自2014-2015年生姜出现大幅度波动以来,2016-2018年陕西生姜价格相对稳定保持在6-8元/公斤,价格以年为周期,在10月份达到相对高值,2019年前半期依然保持稳定,进入7月份以后生姜价格在稳定中振荡上行。今年7-10月间,生姜价格出现快速提升,达到16.75元/公斤,但10月下旬以后有一定幅度回落。因此,市民不必大量囤买。
记者电话联系到生姜的产地供应商山东秋实农业种植合作社,总经理邓克宅介绍,生姜在山东产地发货为4.5元/斤左右,投放到西安批发市场上应该在5.2元/斤左右,近几个月价格相对稳定,浮动范围在4毛钱左右。
记者在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搜索生姜,发现生姜的价格与市场销售价格相差很多。因为电商平台基本为产地直销,均价在每斤3-5元左右。
产地供应充足涨价属市场行为
“生姜的成熟季节一般为八九月份,当前季节市场上的生姜基本为库存销售,目前来说供应量充足。”邓克宅说。
记者了解到,陕西生姜主要靠外地调运,以山东产地为主。由于今冬气温较往年低,而生姜的冷链要求较高,储存、运输成本增加。同时,受产量较往年同期有一定下调等因素影响导致生姜价格涨幅较大,但批发价格涨幅没有零售市场明显。
邓克宅分析,生姜价格上涨原因可能与产地关系不大,而与时间节点、当地市场库存等有关系,属于市场行为。而且受到电商平台销售的影响,物流运输成本增加,线下零售和大型连锁超市的储存量相应减少。
据汉中市皇冠过街楼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分析,今年10月生姜价格上涨,部分原因是新疆产地的生姜产量减少,当地雨水天气致使一些生姜泡水发霉。目前,汉中市本地生姜大量上市,货源充足。
预计近期价格波动将会减缓
陕西省商务厅网站商务预报板块显示,12月4日,生姜的批发价格为13.15元/公斤,农贸价格为14.82元/公斤,零售价格为16.25元/公斤。
在走访菜市场时,一菜店老板告诉记者,生姜价格在两天内每斤已经下降1元钱左右。据农业农村部12月7日的监测结果显示,生姜价格与前一日相比降幅为2.2%。
据陕西省商务运行监测中心分析,生姜作为调味品,需求量的可调节量相对明显,目前市场供应相对充足,供求矛盾已明显缓和,预计近期生姜价格波动将会减缓,在主体平稳中呈现小幅波动。
本报记者 牟影影
点评
不能总被“姜一军”
近来,大葱、生姜等调味类蔬菜价格涨幅较大,甚至较往年走出翻倍行情。量足价稳是民生所盼,不能总被“姜一军”。
这几年,蔬菜、肉类等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不时发生,影响到农民的正常生产秩序和农产品的供求周期,增加了市民的消费支出,增强社会对价格通货膨胀的预期。“姜你军”“蒜你狠”“向前葱”等这些调侃的背后,是老百姓对农产品价格的关切。
蔬菜“过山车”行情中有供求的原因。今年的生姜、大蒜涨价和去年猪肉价格上涨类似,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以生姜为例,去年我国生姜产地经历了干旱、雨涝等不利天气,生姜产量锐减;今年鲜姜虽已收获,但供求间又夹杂了存储习惯、观望心态等多重因素。
蔬菜流通环节成本高,更给菜价波动加码。社会普遍反映的农产品产销不对接、从农民“菜园子”到市民“菜篮子”,经过的“菜农-菜贩-产地批发商-长途运输户-销地批发商-菜贩-市民”多个中间环节,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生产信息指导不足等深层次矛盾,空喊多年仍难根本解决。
菜贱伤农,菜贵伤民。价格忽高忽低,难以保证农民有稳定的种菜收益;蔬菜价高,影响了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为了保护老百姓的“超市自由”,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农业信息体系、重视流通尤其是批发环节的调控、着力生活必需品供给的稳定、消除可能的囤积居奇等工作势在必行。(张志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