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新闻 “孟母”式焦虑大可不必
2015-04-02 09:17:54来源:
分享到:
  字体:【
  赵女士今年40岁,是西安高新区一家科技公司的财务总监,因为工作的关系,34岁才生了儿子翰翰。“从我儿子落地的那一刻起,我就开足马力尽我所能地为他的成长助力。首先,就是确保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赵女士表示,她很相信环境对一个小孩产生的决定性影响,而周围的人就是环境,所以一直对儿子身边的玩伴严格把关,要为孩子打造“优质朋友圈”。近日又为在学区买房之事,和先生大吵一架。(3月25日《西安晚报》)
  不能说赵女士的考虑没有道理。环境对孩子的成长,确实有着一定的影响。但要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则有点绝对化了。如果让爱吃糖的、爱打游戏的、行为习惯不好、父母文化层次不高的孩子,统统不能成为儿子的伙伴;乃至私下调查与儿子走的近的孩子的相关情况,就到了过于焦虑甚至病态的地步。
  首先,固然西晋思想家傅玄有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而且笃信者不乏其人,但也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不是绝对的真理。如果放之四海而皆准,哪里还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拥趸?再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证明了环境决定论的硬伤。
  其次,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温度(外因)能使鸡蛋(内因)变成鸡仔,却无法使石头也能如此。可见环境充其量只是一种外因的作用,真正改变的还是内因。
  再次,大量的实例证明,在相似环境乃至完全相同环境下成长的人,也会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具有截然不同的品格。好的环境或者坏的环境,同样可以出现出类拔萃的人才,也同样可以出现相形见绌的现象。就像同一个学校、同一个教室、同一个教师,环境基本相同,学业却相差很大一样。不承认这一点,就抹杀了主观能动的价值。
  当然,传统观念影响深矣。自从晋人仉氏首开择选“学区房”的先河,“孟母三迁”就成了代代相传的佳话。加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以及“耳濡目染”“名师高徒”等等说辞,更强化了环境决定的认知。可是不要忘了孔子的教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也就是说,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以他作为比肩的榜样;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身的缺点。请注意,孔老先生在这里还是强调了内因的作用。见贤思齐,并不是因为有了“贤”的环境才产生“思齐”的诉求,而是他首先有“思”的想法,才会有“齐”的行动。再说,你也不可能总处在贤人的圈子,否则也不会有“见不贤”的机会。不妨想想同样是在官场的官员,有的见贤思齐,有的见坏就学。即便是“一坨一坨”的腐败,究其根底,还是一个主观因素在起作用。
  这样说来,我们不必过于渴求环境的优越,更要重视自身的修养。孩子,也是给予更多的正面地教育和引导,这远比限制交往现实得多。再说,现在不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世界由分散走向聚合,谁又能构建一个封闭的环境,筛选限制孩子交往的对象,划定一个成长的路径?那不是梦想的“桃花源”,就是空想的“乌托邦”。(雷钟哲)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