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形成40-50岁的企业家群体■建设海外研发和引智机构完善柔性引才机制■研究制定省属企业人才股权期权激励政策■设立“首席技师”享受高层次人才待遇
本报讯(记者杨志勇)日前,中共陕西省国资委委员会印发《关于深化省属企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优活力的实施意见》,从五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最大限度激发企业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完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逐步形成以40-50岁左右为主体的企业家群体和40岁以下的企业经营管理后备人才群体;畅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专家来企业工作和创业的渠道,重点引进企业急需和紧缺的行业高端人才;构建员工能力教育新体系,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建设一批全省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探索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度,探索建立职工教育经费集中投入重点人才培养工程机制;建立学术研修技能交流津贴制度,建立企业学术研修基金,支持高层次人才开展学术交流。
创新人才引进选拔机制。逐步推行职业经理人和外部董事制度,加快建设海外研发和引智机构,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实施“候鸟计划”,在企业集中设立流动或短期工作岗位,吸引高层次人才以柔性流动方式,不转关系、不迁户口短期来企业从事科研、技术服务、项目合作等工作。企业提供短期住房、生活补贴等,协助解决其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实际问题。
强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贯彻落实省属企业领导人员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机制,使企业领导人员有序进退、正常更替;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规范和完善中长期激励和个性化激励制度,积极探索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途径和方式,规范高层次人才协议工资等薪酬分配制度和办法;研究制定省属企业人才股权期权激励政策,率先在科技型国有企业中推行股权和分红激励机制;其他类型的省属企业,在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项目和企业科研机构,逐步实行自主科技创新成果参与收益分配制度;设立“省属企业杰出人才奖”。
改进人才管理运行机制。建立“逢进必竞”用人制度,推行企业人事代理制度,逐步扩大代理范围;完善企业科技带头人和科技专家制度,按照重点领域和产业布局战略规划,设立省属企业首席技术专家制度,优先从中选配总经济师、总工程师、总设计师、总地质师、总工艺师等;企业在关键岗位、核心技术领域要设立“首席技师”,享受高层次人才待遇;制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选择部分工程技术类专业在企业开展试点。
加强对企业人才工作的领导。建立企业人才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建立各级企业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工作实绩、兑现奖惩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建立高效的企业人才信息网和功能强大的人才信息库,建立和完善省属企业人才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建立人才发展投入机制,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加大人才投入的政策措施,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企业要通过整合现有人才资金和增加投入,专门设立“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人才各项奖励、资助和补贴;工业类企业年科技研发投入不低于营业收入的1.5%,营业收入的0.3%要专项用于人力资本投入,并列入成本核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