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1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陕西新闻 深入推进工会系统改革创新
2017-03-28 09:34:08来源:
分享到:

 前不久,工会系统推进改革工作会议暨“深入推进工会改革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在北京举行。上海、重庆、广东、河北等省(市)总工会在会上分别发言,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予以刊发,希望对我省各级工会深入推进工会改革创新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上海市总工会
上海市总工会紧紧围绕增“三性”、去“四化”,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为基本路径,推动改革措施落实落地,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实施工会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改革,推动形成“小机关、强基层、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以强基层、强支撑、强服务为基本要求,将上海市总工会机关13个内设机构整合为9个,形成了职责清晰、运转高效,面向基层、服务便捷的机关机构新架构。推进管办分离,强化上海市总工会相关事业单位的公益性、服务性职能,把机关部室服务职工的具体事务和日常活动转由直属事业单位承接。剥离上海工会学院学历教育功能,强化其干部教育培训、职业培训职能。上海市总工会领导班子实行“专挂兼”,选配1名挂职副主席、名兼职副主席。建立工会机关工作人员“2+l”(专职、兼职干部+工会志愿者)使用机制,实施工会专职干部遴选和选派优秀人才挂职工作,“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身份、不唯职级”选拔使用工会干部。实施“减上补下”,上海市总机关精简53个编制,全部下沉到街镇(园区)工会。提高基层一线人员在上海市总工会常委、委员中的比例,进一步提升了工会领导机构议事决策民主化程度。各区、街镇(开发区)总工会也对工作机构、干部队伍等进行了优化调整,切实增强了活力、提高了效率。
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努力打通联系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
探索推行职工企业体制外单体入会,动员、吸纳未建会企业职工入会,倒逼体制外入会的职工所在企业建会。开辟网上入会渠道,通过“申工社”APP设置“我要入会”栏目,依规有序吸纳职工入会。开展非公企业工会改革试点工作,在宝山区顾村镇等8个区、9个街镇(开发区)开展非公企业工会改革试点,推动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回归到依法依章程建会办会的路子上来。加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配备工作人员,解决基层工会“有人办事”问题。就“小三级”工会经费补助、“两非一无(非正规就业、非标准劳动关系和无单独建立工会)”会员项目经费使用等制定具体办法,加大新建工会资金补助力度,确保基层工会“有钱办事”。因地制宜探索职工服务站建设,全市共建成177家服务站,使工会更接地气、更贴近职工群众。
聚焦维护主业主责,加快构建法律援助、法律监督、集体协商和民主管理“四位一体”的工会维权工作体系
制定《关于突出维护职能,加强工会协调劳动关系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构建“四位一体”的工会维权工作体系。加强工会法律援助站点建设,在上海市职工援助服务中心成立朱雪芹劳动争议调解室,在15个区仲裁院设立工会法律援助窗口,推动劳动争议案件较多的街镇、工业园区普遍建立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探索建立“应援尽援”和“零门槛”援助服务制度,2016年共提供1.3万件次法律援助服务。运用定向监督、“两书”(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整改意见书、处理建议书)、政府信用信息平台等手段,加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力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挥集体协商、民主管理制度的“正向推进”作用,推进集体协商提质增效,循序渐进提高非公企业职代会的运行质量。充分运用《劳动报》等媒体,加大对劳动违法企业的问题曝光和公开谴责力度,倒逼企业遵纪守法、规范建制,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
适应网络发展趋势,大力加强网上工会建设
以维护职工权益的新阵地、服务职工的新窗口、联系职工的新渠道、教育职工的新平台为目标,制定上海工会网络工作总体发展规划,初步建立了工会网络平台体系、制度体系、服务体系。打造“指尖工会”,开发运行申工社APP,构建线上受理、线下办理、一键通达的全方位、全时段服务体系。2016年APP总下载量达17.6万次,申工社微信公众号被评为2016年“上海十大政务新媒体”。通过互联网3000多名职工实现“网上入会”,职业道德“双十佳”评选等实行网上申报和评选,1.3万个班组、7万多名职工参与班组文化网络大赛。

重庆市总工会
重庆市总工会紧紧围绕增“三性”、去“四化”的改革思路,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扎实推进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健全组织体系
针对工会主业不鲜明、工会组织“头重脚轻”和代表性广泛性不够等问题,一是优化市总机关职责机构。强化党的领导、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三项职能,精简6个机构和123名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编制,整合设立直接联系服务职工的宣传网络中心、职工权益维护中心、职工服务中心。二是改革产业工会组织形式。实行委员会制改革,将工作触角延伸到与本产业相近的非公企业、行业协会,并建立委员会议事规则等6项制度,实行民主化、扁平化管理。三是强化区县工会力量。通过“减上补下”和同级调剂,区县工会机关平均达到10人左右,设立一办两部一中心(办公室、基层工作部、服务发展部、职工服务中心)。四是优化领导机关组成结构、拓宽干部来源渠道。市、区县和产业工会领导班子中专职成员不超过50%,代表、委员、常委中一线人员比例分别不低于80%、40%、20%。其中市总工会减少专职副主席2名,配备挂职2名、兼职4名,人选突出基层导向、群众性、代表性。
加强基层基础
针对基层工会覆盖不全、缺人员缺阵地缺经费以及资源力量分散等问题,一是推动落实基层工作力量。强化“小三级”工会建设,企业100家以上、职工5000人以上的乡镇(街道、园区)建立总工会,村(社区)建立联合基层工会,乡镇(街道)设置至少1名群团综合岗位,村(社区)设置群团委员,并采取挂职、兼职、购买社工服务、招募志愿者等方式充实力量。开展“新领域建会集中行动”“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进入和引导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推动党员工会主席进入党组织班子。二是推动基层群团形成合力。联合团市委、市妇联出台《关于协同推进“四个联手”工作的意见》,牵头联手建设基层服务站160个、爱心妈咪小屋130个,重点打造基层群团服务站市级示范点14个,联手打造“技能提升”“法律援助”“四季帮扶”服务品牌,联手建立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三是推动工会经费向基层倾斜。联合市地税、财政等部门出台工会经费征缴办法和计拨管理办法,完善地税代收、财政拨交工会经费机制。市、区县总工会分别拿出2%、5%的留成比例作为乡镇(街道)工会经费,并采取项目化方式补助基层工会工作经费。
创新方式方法
针对网上工作薄弱、活动不接地气、职工参与度不足等问题,一是创新网上工会工作。建设市总工会官网、“渝工娘家人”微信公众号和APP等网络服务平台,重点打造新闻发布、网上工会、技能提升、渝工创新、大数据分析等五大系统,实现十大类“互联网+”工会专业化服务,基本形成“1网+1证+1卡”的服务职工模式。二是创新服务品牌打造方式。技能提升突出基层化,举办都市功能区火锅调味、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旅游服务等技能大赛。困难帮扶突出经常化,做实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四季帮扶”,经常化精准化做好“雪中送炭”工作。法律服务突出专业化,推动修订出台《重庆市集体合同条例》,启动开展“千名律师进企业服务职工在基层”工作,主动为所联系企业工会及职王(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职工文体突出思想性教育性,打造网络宣传教育平台,深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三是创新活动开展和工作评价机制。着力构建“职工提出-工会主导-社会力量承办-职工参与-职工评价”的活动运行机制。2016年,市总工会评选推荐重庆“五一劳动奖”拿出15%名额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联合市质监局和重庆日报通过挖掘宣传、专家评审与网民投票相结合方式评出首届“巴渝工匠”10名;区县、产业工会年度考核拿出30%的分值委托第三方引入基层和职工满意度调查。推动各级工会建立职工需求定期调查和诉求及时反馈制度,各级职工服务阵地探索推行错时上下班、周末值班、职工预约和上门服务制度,基层工会完善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会员评家、会务公开等制度,工会机关干部推行联系1个非公经济组织、1名一线职工、1名农民工和帮扶1名困难职工的“四个一”的联系结对机制。

广东省总工会
广东省总工会围绕增“三性”、去“四化”,积极跟进对接全总改革试点,去年底批准《广东省总工会改革方案》并着手组织实施。
在强化改革组织实施工作中一是先后两次赴上海、重庆学习考察,全面了解两市工会改革的经验做法,为制定改革方案提供借鉴。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班子成员为成员,分片联系指导各市改革工作;对改革方案中的35条措施,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进度时限和改革台账,制定督导检查机制。要求各市县总工会根据工作任务制定分工安排和时间表。三是健全完善工作制度,确保改革措施管长远。拟制定或修订3l项工作制度或意见,促进改革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下一步将从三个方面推进工会改革工作。(一)转机制,突出工会主业。一是优化工会机关职能和机构设置,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机构编制向维权维稳、服务职工、网上工会等方面倾斜,形成重点明确、职责清晰、运转高效的机关机构新格局。增强工会领导机构的广泛性代表性,将省总常委、委员、代表中基层代表的比例分别提高到15%、30%、70%以上。加强专挂兼相结合的工会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省总领导班子挂职兼职比例达50%以上;推行机关专职干部一般通过遴选录用,建立工会干部挂职选派制度,拓宽工会兼职干部来源渠道。二是实施“三个一批”,完善“小三级”工会体系。省总加大力度建设一批村(社区)、园区工会联合会,建立一批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一批“会、站、家”一体化的职工之家;通过“减上补下”,将精简的编制充实到乡镇(街道)和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实行工会经费差异化管理改革,90%以上的工会经费返还给基层。三是创新服务职工模式,让职工有更多的获得感。在职工集聚度高的园区、项目工地建立职工服务站,打通联系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打造好劳资纠纷应急处置分队工作品牌,扩大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的规模和影响。积极推进工会会员服务卡建设,实行会员管理实名制。培育扶持一批由工会直接领导的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或社会组织服务平台,为职工提供更专业化的优质服务。
(二)转方法,使广大职工切实感受到改革的实效。一是用群众方法开展工会工作。建立依靠职工群众推进工作制度,把工作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围绕职工作息时间安排活动,推行适度错时上下班、周末值班制。二是大力建设“网上工会”。构建全省工会统一的信息网络、新媒体和大数据平台,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工作新格局。推进“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天候。
(三)转作风,当好职工群众的“娘家人”。一是建立健全工会机关全员直接联系基层、服务职工制度。建立“下基层周”制度,工会干部每年下基层不少于60天;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建立健全机关干部到信访岗位、服务窗口轮流工作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基层工会和职工需求调查制度。定期分析研判基层工会和职工需求,开展重点工作、举办重大活动、制定重要文件前,广泛听取基层和职工意见建议。三是建立健全工会工作评价机制。健全职工评价工会工作、评价工会干部制度,下级工会评价上级工会制度和工会代表、委员接受职工群众评议制度。

河北省总工会
去年以来,河北省总工会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增“三性”、去“四化”,在机构设置、干部管理、职工服务方式、基层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改革,扎实推进,目前成效初显。
改革省总机构人员构成,工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一是改进工会领导机构人员构成。补选2名基层工会干部、劳动模范为省总兼职副主席,1 名企业工会主席为省总常委;选配、增替补 9 名一线职工、劳动模范兼任省驻会产业工会副主席,6 名为省总委员。基层工会干部、一线职工、劳动模范在省总委员中的比例由13.6%提高到18%,在常委中的比例由 12.5%提高到 21.7%,增强了领导机构的广泛性代表性。二是整合优化机关内设机构和职能。省总内设机构由 24 个调整为 19 个,减少 20.8%,人员编制由 132 名精简为 118 名,精简比例 10.6%,初步实现了总数压 减、主 业 突 出 、效 率 提 高 的 目标。三是开展直属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预计核减事业单位编制 10%以上,逐步合并功能定位不明确、不清晰的事业单位。四是改革省总机关工作运行模式。打破部门界限,成立劳动竞赛、创业就业扶持、普惠化服务、网络信息化建设等 4 个重点工作项目组,厅级领导牵头,年终单独考核,形成聚集资源、合力抓重的工作格局。一年来,各项目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改革服务职工方式,职工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职工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什么、推什么,不断把改革的成效转化为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一是由特惠服务向普惠服务转变。去年,我省累计发放270.5万张“河北工会会员卡”,初步形成了以“一卡(工会会员卡)四功能(会员身份识别、工会服务、商家服务、金融服务)”为框架的普惠服务体系,让每一名会员都能感受到加入工会带来的实惠。二是由一般性帮扶向精准帮扶转变。变原来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今年省总针对困难职工和去产能企业下岗人员,安排创业就业专项资金3500万元,计划扶持项目800多个,受益职工达到万人以上。三是由线下服务向线上线下共融转变。今年试点建设300多个“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为户外一线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大力推进“互联网+”工会工作,让职工群众随时随地“一键找到工会”、“一键享受服务”。
改革办会模式,工会组织社会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工会工作好与坏,让党委政府评价,让职工群众评说。一是创造性引入评先评模“社会化”推荐方式。立足提高工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对省五一劳动奖评选机制进行改革,去年拿出40个名额以社会化推选的方式进行“海选”,一批在科技创新等领域贡献突出的“行业尖兵”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今年又增加了10个省五一劳动奖状社会化推选名额,进一步扩大工会劳模品牌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二是探索开展社会化评议工会干部活动。组织全省职工群众参与开展“河北省职工信赖的工会干部”选树活动,仅网络投票就有近10万人参与,“民选”优秀工会干部的新方法使职工群众对“娘家人”更认可、更信赖。三是探索建立设区市总工会评价体系。由省总制定方案、列出项目,给各市总打分排出名次,并首次引用第三方评价机构对职工满意度进行测评,考评结果送各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这一办法加强了双重领导,促进了比学赶超、增比进位。
改革资源配置,基层工会活力进一步迸发
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一是坚持向下倾斜经费分配比例。修订了省、市总工会对下级工会经费回拨补助办法,每年将不低于上缴经费的1/3补助给县级总工会,其中省总用于下级工会的补助达到总支出的70%以上,比规定的比例高出10个百分点。二是推进县级工会和县级职工服务中心建设。省总2015、2016年投入6000多万元,今年继续安排预算资金3000万元,支持县级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在全省开展县级工会规范化建设达标创优活动,去年先后投入2715万元补助县级工会建设,今年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争全省95%以上的县级工会动态实现规范化建设达标。三是壮大基层干部队伍。与省政府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工作力量,确定1-3名人员负责工会工作。在不增编的前提下,通过总量调剂的办法,配备与工作要求相适应的县级工会经审专业人员。每年投入860万元,为每个乡镇(街道)工会配备1名专职工会工作者。这些举措使基层工会组织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13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