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精湛的技艺,怎能在炸药堆里“耍刀”,怎能完成军工人的保家卫国重任。现在的徐立平,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培养青年技术骨干工作中。
班组建设中的“头脑风暴”
“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工作中,一丝不苟、严谨沉稳的徐立平年轻时可是个文艺青年,弹一手好吉他,唱歌也很在行。在徒弟杜鹏的印象中,师傅最喜欢的歌曲还是提振士气的,《精忠报国》便是他每次唱歌必点的曲目。
戒律:安全底线不可逾越
大家称他“徐婆婆”
在秦岭北麓的洪庆山下,航天科技四院7416厂区内,“安全、卓越、创新、奉献”的企业文化在盛开的樱花和错落有致的防爆墙间格外醒目。“安全是生命”“安全是责任”“安全是和谐”……行走在这个固体火箭发动机制造工厂内,到处都是有关“安全”的提示标语。
近年来,随着战略战术导弹直径越来越大,推进剂燃速越来越高,高悬在徐立平和同事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更需紧绷。
“安全是大事,不能有一丁点含糊。”2005年,徐立平担任整形组组长后,班前会上,天天强调安全。工作中,时时提示安全,闲暇之余,还不忘唠叨安全。他讲注意事项、讲动作要领,总是强调了再强调,大家私底下笑称他“徐婆婆”。
38岁的韦琴是整形组为数不多的女职工,刚刚参加工作时,因忘记佩戴静电手环,经常受到徐立平的严厉批评。火箭推进剂导电性能差,工作中,不仅作业面要接静电线,而且工人要佩戴静电手环,手摸静电棒放电后,才能投入工作。手环要连接静电线,还要紧紧固定在手腕上,比较麻烦。“冬天,有时还要给手环的铁片蘸水,才能贴紧。”工作十多年后,韦琴和同事们意识到,徐立平反复强调安全意识的唠叨是符合心理学的,也是符合工作实际的。
“安全是带出来的。”车间主任张浩说,安全技能通过培训可以掌握,但安全意识需要师傅示范,需要手口相传。老师傅能意识到的危险,新徒弟往往“明知故犯”。一些大型发动机吊装整形,新员工站位往往很随意,经常是三面开阔地,他偏偏站到墙角,发动机一旦出现摆动,跑都跑不掉。“安全需要不断唠叨。”他说,徐立平的唠叨内容,大多都是血的教训,新人要上心。
安全技能,即所谓的安全操作规范,同样不可忽视。在不能出错,出错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在这一特殊岗位上,徐立平把多年的经验编撰成安全操作手册和岗位说明书,从规则上杜绝安全隐患。
“傻瓜说明书,就是让大家看了就会。”徐立平说。
“合上控制柜总空开,电源接通后,远距离控制台的系统停止灯亮(红色),按下系统控制台的系统启动按钮(绿色),系统启动灯亮(绿色),系统停止灯灭,系统启动。”翻开徐立平编撰的《大型立体镗床数控整形机》工艺操作规程,第一感觉就是一份比家用电器更详细,更好操作的说明书。
“车间借鉴了“傻瓜式”操作规程的编撰思路。”张浩说,徐立平不经意的一个点子,在全车间得到了推广,受到大家的点赞。
“安全是可控的。”徐立平说,安全规范都是在安全与不安全的临界点以上,只要按规范操作,再凶的老虎屁股也可以摸。但任何时候都不可麻痹大意,一旦碰到为神舟系列逃逸塔等高燃速的发动机整形,一定要当做第一次去干,才能不出意外。
授业:绝技绝活倾囊相授
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24岁的吴波还记得去年应聘时的场景。工厂到学校招聘,他打开手机搜索航天四院,看到各大媒体褒奖徐立平的报道。“还有这么牛X的人物。”吴波说,根本想不到能做“航天一把刀”的徒弟。工作一年了,吴波有别于大多数贪玩的90后,在徐立平的熏陶下,经常自愿周末加班。
手把手教铲药,耐心细致讲要领。徐立平这么带徒弟,也这么教学生。
“1毫米训练法”是徐立平带徒弟的必修课。吴波和尹晨光,车间两个90后如今还在用此方法练习刀法。工作三年的尹晨光说,这一训练法很有效果:在五厘米左右的模拟药面上,间隔一毫米画线,练习时,一半刀在外,一半刀入药,三个月左右就基本掌握用刀要领。接下来就是在平面上挖柱形,锥形,要求不能有刀痕,这需要好几年的练功夫。
“不行,重来!”徒弟韩朔学习微整形时,经常被训斥。手磨出血泡,师傅不但不安慰,反而说:“不疼了就出师了。”经过上万次启刀、推刀、回刀后,他终于可以承担任务了。师傅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是样块取样实验,要求注意技术尺寸。量好长宽高,三下五除二,干完了。
“你干得什么活?”他记得师傅当即黑着脸训斥道,尺寸过大,放不进试验台,还得再切削,残药多了又危险,“考虑过这些么?”他当时想不通,按要求取样,及时完成任务,怎么还挨批。
事后,师傅解释说,他们的工作是系统工程的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决定影响着下道工序,必须全盘考虑。
“转交下道工序时,优质品率必须是100%!”从事工序交接的吴波说,师傅一直这么要求,“航天人的工作就是细上加细,严上加严,慎之又慎。”
严师出高徒,分享见“匠心”。教授徒弟时,徐立平也许严厉,可谈到传授技艺,他却倾囊相授。对于有没有担心过“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尴尬和危机?他说,教授徒弟是共同学习的过程,从来没担心过。
向徒弟学习,是徐立平提出的。2008年,该厂两个整形组合并后,他要求两人一组相互学习,让大家尽快全面掌握机械整形和手工整形技术。一口唾沫一个钉,说了就干。廖海军回忆说,师傅点名要跟他学习车床工艺。一次操作车床“对零”时,内壁、外壁和芯孔三点对好后,师傅却凑上前问道:“芯孔为何要对点?”原来,徐立平先前熟悉的镗床只对内壁外壁两个点,不进行第三点对点。两三个月的日子里,廖海军越来越佩服师傅的学习劲头。
徒弟做得不到位,严厉训斥;徒弟有创新,也不忘“炫耀”。“小开口燃烧室延伸环割除装置”是徒弟杜鹏的一项创新,徐立平一有机会就夸:“把工装和刀具结合有创意!”在他的推介下,杜鹏的这套设备被运用到实践,还上报国家专利。而另一名徒弟陈江鹏进厂短短一年,便拿到该院技术比武第六名的好成绩,徐立平更是逢人就夸。
如今,他重点培养的七个徒弟中,两个已经分别担任重点班组的副组长,两名成为国家级技师,其他均为班组骨干。
师承,不是简单的工艺模仿;还有工匠精神的传承。杜鹏说,酒精擦洗,黄油涂抹,纱布包裹,装进小包,师傅爱刀,刀不离身的习惯,对徒弟们是一种无声的身教。
带兵:率先示范锤炼团队激励人人争当岗位先锋
“徐师,我就喜欢和苏晓军搭班。”月24日上午的班前会上,徐立平分配完任务,交代了细节,韦琴说完感谢的话后,走进工作岗位。
“谁和谁搭班,师傅很有把握。”廖海军说,当时两个班组合并后,徐立平利用工作之余,通过观察、谈心把每个人的脾气、特长了解得一清二楚。分配工作时,动手能力强的,配备一个心细的副手;年长的师傅,配备一个好学的青工。
“分配工作,肯定要动脑子。”徐立平说,要尽量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这对工作开展有益,也有利于个人成长。
“我的设备,我做专家。”徐立平还提出人人琢磨工艺,人人争当技师的班组建设理念。他自己率先垂范,碰到难题立即想对策,改进工艺,帮助大家顺利完成任务。
“抽真空浇筑凹陷,针管点滴注射,老徐有办法。”张浩说,填补微小缝隙更考验功夫。不能有气孔,还要确保安全,碰到这些难题,徐立平总能想出办法。他的这种攻无不克的劲头,如“蝴蝶效应”般无形中影响着全组职工。
青工争着考职称,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个个争当岗位新星;老职工倾心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改工艺,思创造……个个争当业内行家;近10年来,他们组完成了30多项技术革新,班组被航天科技集团命名为“徐立平技能大师工作室”,被授予陕西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
在厂里,老徐不苟言笑。出厂门,他随和可亲。为了舒缓大家工作的压力,他经常组织大家郊游、农家乐或者到家里聚餐,很好地融洽了同事关系。
“以前几乎从来不聚餐。”廖海军说,如今,他给整形组带来了轻松的氛围。杜鹏笑着说,每次聚餐,两怀酒下肚,老徐,徐哥,随便叫,师傅从来不责备。
毫不夸张地说,徐立平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已经产生“蝴蝶效应”,26名班组成员在他的带领下,形成了干事创业的工匠文化……■本报记者 薛生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