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陕西新闻 天坑地河 地质奇观 ——汉中米仓山探秘
2016-12-16 11:03:23来源:
分享到:
  字体:【

 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  张拴厚

横亘华夏的秦岭阻隔了北上的水气,也阻断了来自黄土高原的尘埃南袭,在它的南部发源了难以数计的清澈溪流,汇聚于汉江使之成为陕西水量最丰沛的江河。

汉江又称汉水,《诗经》曰:“天维有汉”。古时曾叫沔水,与长江、黄河、淮河一道并称“江河淮汉”。沔字,乃水流充满河道之意。这一被后人视为生僻而遭遗弃的字,不仅诠释了这条河流的轩昂气度,也反映出这一地域的自然大气象。

“河源唯远”为正源,今人将汉江源头定为陕西宁强汉源镇的玉带河,这与《辞海》(1989)相一致。现代水文曾认为,汉江有三源 ,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孔传》:“嶓冢之山汉水出焉,东流至于沔”,县北嶓冢山石牛洞为正源。长江水利委员会普查办河源考证座谈会上(2011),曾认定汉江源头为中源漾水,即宁强大安镇烈金坝南的汉王山、嶓冢山。由此可见,汉江源自米仓山无疑。

汉江的江头江尾曾有两个县治都称沔阳,均因境内有沔水而得名。上游的勉县,汉朝设置沔阳县,后为沔县;而下游的湖北仙桃市,大禹治水划分九州, 荆州域内便有沔阳地名。

汉江东出勉县不远,千百万年奔流不息,在秦巴山地中开拓出了一马平川,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汉中新生代断陷盆地。按地质话说,这一构造部位属秦岭复合造山带与扬子地块的结合部。因盆地晚近持续断陷,周缘山地隆升,崇山峻岭,峡谷幽深,水系交错。这一独特而复杂的地质地理,不仅成就了汉江,朔造出汉中、西乡等富庶盆地,还孕育出两汉三国,汉族、汉字、汉文化。更令人感念的是,慈悲为怀的大自然,还赐予汉中这方生灵精美绝伦的地质奇观-----天坑地河!

1.jpg

天坑秋色      子韵摄
   
新近,在省国土资源厅、省地质调查院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调查项目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实施,具体承担单位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协作,采用卫片解译、无人机高清拍摄、地面地质调查、天坑与洞穴探测等揭示,在汉中南部镇巴三元、西乡骆家坝、南郑小南海和宁强禅家岩镇,发现秘藏有四大天坑群。这一震惊世人的重大发现,之所以引人注目,在于它潜在的四大禀赋,即科学性、稀有性、观赏性、珍贵性。

2.jpg

地洞河天坑地河入口      王天明摄

就科学性而言,已知的天坑在重庆武隆以南。然而,湿润热带、亚热带岩溶最北界首次发现的汉中天坑群,则在32-33度,这将改写中国南北方乃至全球古地理环境以及气候变化对比;位处活动造山带与稳定地块结合部,岩溶地质成岩及演化与桂云贵迴然而异;在200余公里的狭长地带分布有数量最多的天坑群体,堪称世界级地质遗迹,迄今获知天坑49处(超级1个、大型17个、常规31个),直径50米至100米的坑状漏斗50余处,洞穴50余处,其它如峰丛、洼地、石林等岩溶地貌景观60余处;天坑、洞穴和地下暗河(俗称地河)、地缝地质生态独特,状态原始,生物多样性可能存在新物种。这些均有待综合科考。

秋冬里,笔者应官方和友人之邀,参加了汉中天坑鉴评会议,野外前往镇巴巴山林场,南郑青石关、回龙沟、大垭、冷水河,宁强毛坝关、地洞河,实地考察天坑地河景观,有幸一睹芳容。

3.jpg

地洞河天坑之地河 雷峰塔林      王天明摄

虽是雨雪兼程泥水染身,走马观花,倒真的领略了这天赐尤物的震撼、幽秘和奇美。

不妨请让我们一道走进汉中米仓山深处探秘,试看究竟。

南出汉中红军路(米仓古道东线)经过小南海,驻足俯瞰峡谷,无头之水黄涛奔涌,这便是青石关下的观音洞地下暗河出口,向上走过十里干沟,攀上大垭台塬,远方的龙头山、光头山、大垭、大坪等山峰山岭环绕成掀斜状洼地,洼地的东北端就是伯牛天坑。远远望去,翠竹环绕,一场细雨后,云气袅袅,似仙气缭绕,这是这一带天坑共同的迷人特点。距此千八米之西侧,还有观音坑、兴隆坑及夏秋季寒气逼人的风洞天坑。待拨开芒花扑面的无人草地,走过那片竹林,眼前一惊,平地生渊,那边不规则的崖壁为古树褐藤环绕,笔直陡峭,目不可测。依赖这边崖壁的树干上,艰难爬下十多米,但见一子母坑,可称天眼。天眼口小而椭圆,往下状如蒸笼,有一台面,有天生桥岩洞可入其内,其下直达伯牛坑底有地河贯通。因坑口雨后雾气生烟,大垭村人曾叫蒸子眼。再往下攀,耳旁水声雷鸣,那是坑底地河的惊涛声。

4.jpg

   伯牛天坑的子母坑,称天眼      王天明摄
   
待下到坑底,回头仰视,确有坐井观天之感,真是:一览天际小,坑中乾坤大。

再环顾四周,岩壁上有燕子洞,与天眼的天生桥位置相当,属伯牛坑早期岩溶残迹。坑底青苔密布,树木丛生,古藤缠绕。令人惊奇的是,坑底居然见到一人多高的两棵高山杜鹃,这可是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山区才能生长的呀!令人惊叹不已。走到坑的尽头,便是地河入口,一汪清流,两侧兰草翠绿,流向幽暗的深处,泛出涛声在洞壁跌宕回响。据中外合作者探险探测,这条地河流向青石关方向,长大于千米仍未知究竟。这里的天坑、地河,层层相连,洞洞相通,犹如一座深藏地下的高层建筑。

5.jpg

天坑地质生态      子韵摄

沿十里干沟再往前行十多里,溯源而上便是回龙沟地缝,但路途凶险。从大垭村部看,却是近在咫尺,可是眼前悬崖绝壁无法抵达。这得绕过米仓山下的回军坝,穿过迷魂阵似的那片岩溶峰丛洼地,才能下到回龙沟底,走进地缝。这条长数百米的地缝,沿构造裂隙而生,笔直高耸,窄处不足一丈,缝中洞穴连连,青苔依依,甚为壮观。

汉中天坑群,伯牛天坑地河仅此一斑。宁强如阿尔卑斯山的毛坝关,世界最美的地洞河天坑;镇巴圈子崖超级天坑、教科书式天悬天坑,还有巴山之巅的林罗城石林,以及高山岩溶湖泊星月湖,有着少女般清澈的明眸。这些从远古走来的精灵,万年相约,在等着远方的来客,来到她们的领地做客。

怨在这里不一一悉数,再美的文字,再好的描绘,也不如您智慧的眼睛和勇敢的步履。这里只想说,汉中天坑地河地质奇观,她是上苍赐予人们的尤物,人们要敬畏自然,科学规划,自然保护,合理利用。

6.jpg

地洞河天坑绢舞飞流      子韵摄

让更多的人走进米仓山深处来,亲近大自然,触摸天坑地河,探秘地质奇观,体察汉中世界地质遗迹给予人们别样的文化魅力。

7.jpg

地洞河天坑 飞瀑碧潭     王天明摄

作者简介:

张拴厚,笔名子韵,陕西周至人,原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及总工程师,地质矿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调查局区调监理专家,中国国土资源、陕西省、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编撰地质专著和公开发表论文颇丰,业余喜好文学,创作散文、诗词见诸报端。出版地质长篇小说《关中道》。

 

王天明,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酷爱摄影。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