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来,白水县城关镇工农社区工会创新服务方式,倾下身子服务职工,不仅拉近了社区工会和职工群众的距离,更是暖了职工的心。
“在我们小县城,社区相当于村级组织,但我们社区可不算小。”在白水县工农社区工作了29年的社区支部书记牛冬侠讲述了工农社区的由来,“近年来,煤炭市场每况愈下,粮食系统的变迁,东风矿、南井头矿,面粉厂、粮食局下岗工人达三千余人。”如何为这些群体服务,成了工农社区的头等大事。
记者了解到,重新划分后的工农社区共有居民小区72个,常住人口3966人,现住人数19442人。社区工会下辖5个工会小组、7个企业工会组织,有会员1325人。
为使辖区的下岗失业人员顺利再就业,工农社区工会工作人员主动联系白水县总工会,共同举办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班。单农民工维权培训班就举办了5场,每次参加培训者座无虚席,楼道也站满了来听课的下岗职工。
“这些人中,40岁50岁的人占大多数,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不适合外出打工,就在‘钓鱼台’(白水县一自发形成的劳务市场)等待雇主前来雇佣。他们收入低,不稳定。”工农社区工会主席杨问军说:“恰好我们社区管辖范围内大型酒店、超市较多,便为他们积极协调联络,不但解决了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工作问题,还解决了酒店的用工,是一举两得的事。”
工会还担当免费中介,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介绍工作,改善了“钓鱼式”劳务市场的待工现状,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有人在“钓鱼台”等待找工作。除了给下岗职工充当免费中介,工农社区工会把解决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社区居民胡亚丽是残疾人,丈夫因车祸致残,还患有心脏病。今年,他们的孩子考上大学,眼看开学,家里拿不出钱来。工会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尽最大努力争取到各项救助款项,多方协调,联系了一家企业,由该企业资助孩子上大学期间的一切费用,直到大学毕业。
本报记者古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