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平均最少焊接长度30米,12年累计焊接长度达120000米以上;焊接最薄的特殊材料厚度比A4打印纸还要薄,焊缝外观比头发丝的三分之一还细小、光滑的纹丝,仍直如垂线。他说:“搞技术如果不坚持在实践中去探索,就是用爱因斯坦的脑袋思考问题,技能水平也不会有任何提高。”
穿好工作服,戴上手套,轻松快乐地走进铆焊车间,拿起工具继续进行一项特殊材料产品的焊接技术创新实验。西安优耐特容器制造有限公司铆焊车间主任刘金浪只是旁若无人般不停地忙着手中的活计。
因为涉及保密,他不能介绍技术创新实验的具体情况,但是记者在现场看到,他的每一个动作都非常严谨细致,对个别实验环节反反复复而又不厌其烦。他正在进行的这种特殊材料的焊接技术创新试验,从今年的4月初开始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4个多月,实验失败不下几十次,但他依然没有放弃,还在坚持探索研究。“这种材料的焊接技术,目前在国内外都没有任何教科书、参考书或者现成的案例让人可以学习借鉴,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摸索。”间歇中,他推心置腹说。“不管什么事情,你不去试,咋就知道弄不成,万一成功了呢?”
正是他这种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目前已经成功研发的焊接柔性保护装置和自动接地实用技术两项创新技术,公司正在整理资料,准备申报国家技术专利。2015年由他主导研制的某设备现场管路焊接保护装置项目获得“陕西省职工技能先进操作法”。
作为陕西省能工巧匠获得者,刘金浪让公司领导和同事刮目相看的本事有很多。曾经,他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在常规有色金属设备焊接时,特别是采用自动焊设备时,虽然效率较高,但在焊接保护方面需要人工辅助,导致费时费力,而且人员劳动强度大、保护效果不稳定,直接影响了焊缝的质量。对此,他凭借自身多年积累的经验,设计制作出了一套“筒体自动焊接保护工装”技术。该工装适合直径3000毫米以下,筒体单节长度不大于2500毫米的筒体环焊缝焊接的背部保护工作,较好地解决了自动焊接过程中保护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消除了人为因素对焊接过程稳定性的影响,使得焊缝拍片合格率从96%提升至99%以上,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产品成本降低近10%。
区别于一般焊工不同的是,刘金浪所从事的不是一般金属材料的焊接工作,而是钛金、钛合金、钛锆铌等稀有金属材料的焊接,焊接的产品涉及航天航空领域,因为都是不同规格,无法用机器操作来完成焊接,只能进行手工操作,而且对技能水准的要求非常严格。对于这些焊接技能要求,他在实践中应用得非常娴熟,经过他之手所焊接的产品,在100毫米长度的焊接范围中不会有超过2个0.3毫米的气孔,也就是说焊缝让人看到不会有比头发丝的三分之一还细小的气孔;在1米长度范围内,焊缝的高低、宽窄不会出现超过0.5毫米的落差,整体让人看起来感觉就是一条直线,如同机器自动焊接的一样。
让人更为称赞的是,刘金浪还有一手绝活,焊接最薄的特殊产品材料厚度是0.3毫米,比A4打印纸的厚度还要薄很多,而他所做出来的焊缝细如纹丝,直如垂线。说到这项绝活,他所说的工艺要求是:要做到焊缝内外要表里如一,外表看起来很美观,直如垂线,用手触摸感到很光滑,内在质量达标,没有任何缺陷。
在公司或者铆焊车间,刘金浪还是一个出了名的“工作狂”。在从事研发工作的半年之前,他每天焊接的最少工作量在30米长度以上,最多达到50米长度以上。包括节假日在内,他平均每年的休假天数不超过20天。每年主动在加班时间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一年正常工作量的三分之二。由此,按照平均每天最少30米的焊接长度、一年累计焊接长度10000米来计算,从2004年7月入职该公司到目前工作的整整12年,他焊接的长度累计超过了120000米,即120公里。这样的一条技能奋进之路,是依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走出来的。
“技术创新的成功之路,就是不断探索之路,不怕失败之路。”面对今后的焊接技术创新,选择坚持的刘金浪充满自信地告诉记者:“没有浓厚的兴趣,忍受不了枯燥乏味,耐不住性子,就不要从事技能工作。”
本报记者杨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