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书,书中自有一番山水,书中自成一方气派,那里或许与世无争,亦或刀光掠影,但终究转而空,陪伴左右的或是长灯古佛,或是鸟语花香,心中留的却是声声唏嘘,甚至心头一热、鼻尖一酸,或许为悲,也可因喜。
六年前的那个夏天,和其他夏天一样的长,也一样的炎热。汗涔涔的小男孩坐在吊着吊扇的书店地板上与巴金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约会”——《家》使得这个男孩有了生命以来最投入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对话。他的心情随着书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命运遭遇,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一起波动,那是一段多么神奇的旅程。悲愤、惋惜充斥着这个男孩的内心,他甚至激动得青筋暴起;直到最后十八岁的觉慧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家出走,男孩为之振奋,为之鼓舞,虽然“前面的幻景”会迷幻觉慧的眼睛,但是“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有着觉慧要追求的自由与光明。
能如此深的进入书的世界,与书中的人物促膝长谈,发生情感对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再一次真正进入一本书已是四年之后了。当年那个坐在书店地板上的小男孩已经如愿以偿坐在了象牙塔的教室里了,手中捧的是《平凡的世界》,同是路遥的作品,《人生》并没有给这个男孩如此大的冲击和感动,而厚厚的一本《平凡的世界》,让这个男孩至今记忆犹新。当时鼻尖发酸的情节并不是少平的黑馍,也不是少安的破产,而是奶奶数药的场景。那瓶被摸得发黑的药是一个年迈的老祖母与稚嫩的孙子之间情感的对话,虽然两人都没有互相表达对对方的爱,但是情感的浓厚足够让人为之感动。孙子的一片孝心,读者都能感知,但是老祖母的心情,是欣慰吗?感觉“欣慰”二字不足以表达,从看完书到现在已有两年有余,仍在探寻情感更为浓郁、表达更为贴切的用词,却一直不可得。
离上次深深进入书的世界又有两年了,其间也看过不少书,多少都有些触动,但深陷其中的情况却再没有发生过了,这或许与书无关,人的心境罢了。当心灵静下来、不再浮躁不安之时,或是与书再次结缘、进行对话的时候。
书中日月长,但愿吾心洗净,长享日月,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罗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