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鲜康) 还记得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时传祥吗?1959年,他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国家主席刘少奇紧紧握着他的手说道:“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
作为一个时代的楷模,时传祥提出了“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响亮口号。
今天,“时传祥精神”犹如璀璨的星座,依旧光芒四射。西安市城肥处理中心城西服务所二小队的12名工作人员便是这一精神的传承者。
5月16日中午1时许,在西安市回坊的小巷里,12名身着灰色工服的掏粪工人,挑着铁皮粪桶在老式居民楼里进进出出,将一桶桶大粪倒进停在巷口的粪罐车里。他们动作麻利,脚步稳健,清理完一个旱厕,便骑上电动车、自行车,跟随粪罐车赶往下一条巷子。
一个大舀勺、两个铁桶、一根扁担、一辆粪罐车……是他们的“标配”。
当撬开一个旱厕的粪井盖时,一股难以让普通人承受的刺鼻味道扑面袭来。“干了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戴口罩不舒服,咱也没那么多讲究。”队长马丁科边干活边说。在掏粪过程中,他们分工明确,一人舀,另外几人则有序排着队。
“虽说每月工资只有1450元,但工作总要有人干。”12名队员大都是近郊的农民,不少人要骑几个小时的自行车或电动车才能来到工作地点。他们每天从中午1点多开始工作,当任务多时要一直干到晚上8点多。
“阴天还能好点,夏天温度高,味道就特别呛人。”无论酷暑寒冬,12名队员日复一日跟污秽打交道,有时还要忍受部分人的轻视。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但老城区改造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城市旱厕仍将继续存在,12名掏粪队员也将继续着“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