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方还在似醒非醒之时,秦岭以南,已是春意融融。那浓浓的气息,如撒欢的羊羔,遇水唱歌,遇草吐芽,遇山点绿,让荒寂的乡野顿时变得热闹起来。这种热闹,让金灿灿的油菜花在汉阴县上万亩的凤堰梯田里,更是捣鼓得活力四射。虽然历经三百多年,但凤堰梯田并没有被岁月湮没,反而像附近的村庄一样,历久弥新,悠远朴实。凤堰梯田是由清代中叶湖南长沙府的吴氏家族移居当地后修建的,经过几代人增修,如今已成为集“山、水、田、寨、村、屋、庙、农”为一体,融“浑厚、雅致、奇趣、清新、壮美”于一身的秦巴山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梯田,2010年被陕西省文物局列为陕西省文物考察十大重大发现之一。
山连着山,水接着水。出汉阴县城往漩涡镇方向,我们的车沿之字形的盘山公路与水捉着迷藏。只见车窗外,从谷底绵延而上的层层梯田,犹如天梯直上云端。只不过每一层天梯上,都被装扮上了深深浅浅的油菜花,俯仰皆是。路畔溪水,似从云雾中坠下,清亮悦耳。行驶其间,仿佛走入了一条金色的山水画廊。
攀上凤凰山顶,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只见密密麻麻的梯田,犹如河道里泛起的涟漪,以山脊为轴,层层环抱,一圈一波一纹地推向远处。大如曲池,小似新月,形状各异,各具特色。据说从山脚到山顶,足有300多层梯田,且每级高0.3—1米不等,宽3至15米,最长处达600余米。梯田外,要么是深沟恶谷,要么是悬崖峭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竟能建造出如此完美的梯田,实在是让人惊叹。在莽莽山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界限分明的田埂,蜿蜒如春螺,披岚似云塔,又像蠕动的蚯蚓穿越其中,让人看到了动人心魄的古朴美、形体美和文化美。那些梯田有些是栽植水稻的,有些是种植油菜的。此时,稻田里上一年收割后留下的稻茬,已快被手脚麻利的野草围住,而油菜地里已是片片金黄,艳得耀眼,让晴朗的潮湿空气中飘满了花粉般质感的微尘,使得忙于劳作的蜜蜂没有片刻停息的时光。高高低低的油菜花,并没有因为出身何地生长何处而忧郁和颓废,它们就像这山里的人一样,不停地向前看,往上走,怒放着生命的色彩。放眼望去,阡陌纵横行云流水,白色村舍散落其间,花海梯田流光溢彩,让人如醉如痴。当地的朋友说,油菜收后梯田饱上水时,那又将是水天碧月的另一番风景。而到秋天时,满山翻滚的稻浪和修葺的鼓鼓玉米,更是让人嗅到五谷丰登的芳香。
走累了,便顺着田埂的羊肠小径去一处村庄小憩。寂静的山村,除了一两声鸡鸣狗吠外,鲜见人影。白墙、灰瓦、木栅栏、绿叶菜、一条条石砌小路、弯弯溪水,不染一尘的田园气息,让人的思绪如乡野的风,自由奔走。在一户人家门前,有两位晒太阳的老人。看到我们的到来,老人热情地起身,打招呼,让座,倒水,犹如招待亲朋好友一般,山人的纯朴没有一丝遮掩。我们告诉老人,他们住的是神仙福地。对于我们的赞誉,老人只是羞涩地腼腆一笑。那淡定的神情,犹如门前的梯田漠然地面对黄艳艳的油菜花一样,从容不迫。
凤堰梯田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在这里,你不仅可以阅尽四时风貌,赏够油菜花香,更可以让沾满世俗的身心得到清洗和安放。心若静,一切都会安好。□秦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