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陕西新闻 华阴老腔
2016-02-23 09:13:13来源:
分享到:
  字体:【



  仰天长叹,用力跺脚。唱到高兴时,老艺人用木块敲击板凳,发出“梆!梆!梆!”有节奏的响声……这就是华阴老腔,中国最古老的摇滚乐。
  在民间曲艺摸索中艰难转身
  老腔是什么,是古老的摇滚乐吗?它是如何从幕后走向前台?……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记者走进华阴老腔发源地——渭南市华阴市卫峪乡双泉村,探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华阴老腔的兴衰发展史。
  意外:老腔与摇滚乐擦出火花
  “八百里秦川,千万里江山,乡情唱不尽,故事说不完,扯开了嗓子,华阴老腔要一声喊……”2月7日,华阴老腔艺人与谭维维在央视春晚上合作的一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再次震撼观众,并在腾讯、搜狐等网站被评为春晚歌舞类一等奖。
  老腔唱腔慷慨激昂、豪迈悲怆,这与现代摇滚乐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富有激情的情感表达不谋而合。《华阴老腔一声喊》能登上春晚,还得从“他们”的第一次邂逅说起。
  2015年12月7日,上海东方卫视综艺节目《中国之星》直播时,歌手谭维维与华阴老腔艺人混搭的一曲《给你一点颜色》惊艳全场,短短几天,点击率过亿。这是老腔第三次与摇滚乐“亲密接触”。
  经中国摇滚乐之父崔健推荐,谭维维找到了创作灵感。“老艺人的每一次演出,都是满怀百分之百的激情。”谭维维说,“这样的民间艺术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两年前,老腔艺人便尝试与摇滚音乐人合作。2014年,崔健找到老腔艺人,提出合作《一无所有》,准备冲击春晚。最后,因歌词内容没有登上春晚。2015年5月,老腔艺人又同陕西本土的黑撒乐队合作,演唱摇滚版的《一无所有》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华阴老腔艺术团主唱、老腔传承人之一的张喜民回忆说,同黑撒乐队合作的《一无所有》,有些不太合拍,不过《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还是比较成功的,有融合感。
  “同谭维维合作,我们尽量想着法子跟上摇滚的节奏。”张喜民说着说着,便不自觉地唱了起来:“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他一边用右手拍着膝盖打着节拍,一边回忆当时合作的情景。“月亮弯都在天上,这句唱词的唱法改了一点点,是按歌曲的方式唱的,为了更合拍。”
  谭维维说,歌曲《给你一点颜色》只排练了三次。一开始,也经常出现抢调,不合拍的情况。最后,谭维维拿起铜钹,统领摇滚和老腔,达到了完美结合的效果。
  有了《给你一点颜色》的成功,2016年1月4日,谭维维来到华阴采风、寻找灵感,尝试同11位老腔艺人冲击央视春晚。 
    老腔:浓缩版的民间戏曲史
  戏子,被称为下九流,吃的是下席,睡的是草房牛棚,盖的是爬满虱子的补丁被子,冬天被主人赐于闲置的薄被子、夏天则是厚被子。   
   陕西戏剧家协会会长许德宝说,陕西是戏曲大省,有30余种戏曲种类。在老腔发源地华阴市,便还有迷胡、碗碗腔、拉花儿、道情等多种曲艺形式。
  老腔是什么?老腔怎么来的?有人说,起源于船工号子文化;有人说,发源于西汉粮仓驻军文化。为什么叫老腔?一种说法是,它比当地其他戏曲形成早,被尊称老腔。另一种说法是,来自湖北老河口,取一个“老”字,称为老腔。
  “一声吼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自老腔有文字记录以来,老腔便是同皮影戏结合在一起的,皮影表演,老腔伴唱。这就是华阴老腔皮影戏。
  传统的老腔皮影戏班,一块幕布(亮子),几个皮影,五个艺人。戏曲有句俗话:七紧八慢九消停。老腔戏班五个人,非常忙碌。主唱环抱月琴,生旦净末丑全是他一个人唱,还的负责敲鼓等乐器。签手负责剧情皮影的各种表演。敲击乐器手一手敲铃铛,一手打梆子,不同的节奏需要一心两用。此外还有板胡手、吹号手。
  有文字记载的华阴老腔艺人主要集中在华阴市卫峪乡双泉村。该村位于黄河、渭河和洛河三河口,是西汉京都粮仓遗址所在地,兵营文化,在老腔中依稀可见:战鼓、手锣、马号等乐器,均可见军营文化的影子。“一人主唱,多人附和”的帮腔(拉坡)独特唱法,战场助威呐喊印迹更为明显。
  在双泉村,老腔是张姓人家的家戏。如今,老腔嫡传人为64岁的张新民。其家传谱显示,他是八代父传,可谓世家。他父亲张全生作为新中国有名的老腔艺人,被誉为“老腔正宗”。华阴老腔艺术团主唱之一的张喜民是张新民的堂哥,更是有十代老腔传承谱的世家。在这个位于西汉京师粮仓遗址的小村落,这样的世家还有很多。
  老腔有多老?该村保留传统麻纸手抄剧本有200余本,大部分集中为清和民国时期的剧本。《空城计》,这本封面写着乾隆十年三月字样,用麻纸手抄的老腔剧本,是现存最古老的剧本。该剧本的收藏人张新民还收藏有同治年间《三打祝家庄》等清代剧本。从这些剧本来看,华阴老腔的历史至少有200多年。
  小戏种,主要流传在一个村子,因其是靠家族传承的戏曲剧种,其传承便具有神秘色彩。
  老腔的传承一直坚持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家规”。
  “地窖里传戏。”老腔世家、华阴老腔艺术团砸板凳的老艺人张全四说,老一辈人传戏,为防隔墙有耳,要么父亲把儿子带到装红薯的地窖里传授,要么傍晚早早关了大门,在家里小声传授,“提防女儿或其他人听见”。等到要大声练嗓子了,每天早晨四五点,父亲便带着儿子到山坡背风处练唱。天亮之前,有人下地了,便悄悄返回。
  张姓家戏,后来渐渐扩散到外人。有人说是剧本被偷,有人说是被长工偷学。比张喜民大10岁的外姓王振中是老腔的又一传承人。他唱的老腔有张氏家族戏的痕迹,但其大胆创新,改写剧本,乐器增加二胡等,大大推动了老腔的发展。
  老腔兴盛于清,繁荣于民国,一直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老腔是农村人喜欢的曲艺。双泉村有三四个戏班,连续演出30天都不足为奇,一年演出200多场也是常有的事。
  时过境迁,老腔演出场次锐减到三四十场,还继续下跌。随着市场的凋零,艺人们纷纷自谋生路。老腔“喜民班”班主张喜民供职于供销社,唱戏是他周末节假日的副业。
  如今,“岳庙供销合作社县城综合门市部”的牌子还躺在张喜民家一个不起眼的地方。
  改良:让老艺人表演乡土文化
  老腔皮影戏看的人少了,那么就把农村生活,用老腔独有的方式展示给城里人。向他们讲述黄土地的故事,讲述中国农民和农村的故事。在这一思路引导下,“砸板凳”成了改良后老腔的标志。
  1993年,王振中为电影《桃花满天红》主演陈道明配音的一曲《人面桃花》,让老腔登上了荧幕。两年后,他又在电影《活着》中,为葛优指导老腔唱法。此后,王老先生还多次为电影配音,这为凋零中的老腔似乎寻找到一条出路。
  要说让凋零的老腔起死回生,不得不提华阴市文化局干部、华阴老腔保护中心主任党安华。2001年,党安华刚从上海戏剧学院进修回来,无意间看到张喜民班社演唱老腔皮影戏。当时,台下就三五个人,台上依旧在唱。他走上前,使劲地拉开帷幕,想告诉他们:“不要唱了,没人了。”
  “可当我掀开帷幕时,张喜民等人的表演震撼了我。”党安华说,这一刻,他意识到老腔表演就是一种艺术,可以去掉帷幕,让习惯了传统伴唱的艺人走向前台。
  “以前是看皮影,听老腔。现在,则是看老腔。”党安华在许多场合阐述了他的观点:观众的需求变了,老腔要与时俱进,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
  2001年开始,他陆续同当地的四个老腔皮影戏班社接触,提出自己的改良创新建议。经过多次的交流,大家艰难地走到一起,成立了华阴老腔艺术团。《劈山救母》是老腔艺人走向前台的第一次尝试,由于艺人习惯了幕后的角色,互动不够,表演没达到舞台艺术的效果,并不成功。
  后来,他们锲而不舍地反复练习,以求达到舞台表演效果。渐渐地,大家突破了思想这一关,有了眼神交流,有人表情语言。经过多次练习排练,这些“唱词在嘴,音乐在手”的老艺人熟练了仰天长叹、用力遁地等展示秦人秦风的舞台表演技巧。
  “刚开始,根本不适应,还耍过情绪。”张喜民说,幕布后唱了一辈子了,改成前台表演,想不通:主唱谈好月琴,唱好戏词就成,没必要有动作、有互动。“顾着交流呢,忘了词咋办?”后来,大家渐渐理解了导演的创意。
  现在,张喜民在老腔艺术表演时,根据情节需要,随时走动已不再扭捏;唱到兴起时,脚踩凳子,仰天长叹,也不再难为情。
  “打板”是老腔的传统和特征,改良“老腔”,要坚守这一特色不能丢。党安华一次偶然的机会迸发灵感:击打板凳可代替击打木板,更适合舞台表演。
  有了想法,他便开始了大胆的尝试:一条板凳,合着音乐时,可打节拍砸鼓点成为乐器;不用打节拍了,便成为蹲着吃饭,拉家常聊天,闲暇休憩的工具。
  此后,只要老腔上舞台,张全四用木块敲打板凳的节目便不可或缺。今天,“砸板凳”已成了老腔的名片和最神秘、最接地气的演出部分。
  事实证明,这一系列改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腔的知名度,也激发了老腔的活力。2006年,话剧《白鹿原》选中老腔作为话剧间歇音乐,让老腔一炮走红。随后,华阴老腔走遍了全国各地,走出国门,到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演出。
  同话剧《白鹿原》的合作,让老腔走进高雅殿堂,让8万余人认识了老腔。同谭维维的混搭,超过1亿的网络点击量,让年轻人认识了老腔,喜欢上了老腔。这对老腔传承来说,无疑是好事。
  “老腔同谭维维的合作是走向市场的一种尝试,但不是老腔传承的方向。”党安华说,老腔有老腔的特点。
  “同歌曲合作,可以改一些词,但老腔的魂不能丢。”张喜民说,保存老腔的唱法、韵律是底线。
  传承:为了续命艰难转身
  2015年12月29日,华阴市文化局为王振中送去一年的艺人补助金。办事员李毅君一句:“老艺人就是这么一个个没的,这就是人生”........这一语气似乎与老先生经典唱段《征东总是一场空》不谋而合,悲壮凄凉。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的艺术欣赏主体更加钟情于听觉、视觉、触觉震撼的好莱坞模式,传统的戏曲演出,随着民国及建国初期出生群体的离去,呈现几何式锐减。古会、祭祀演出也逐渐衰落,红白喜事渐渐地也不再选择老腔皮影戏。老腔演出、传承和续命面临严峻的考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60年代以后出生的艺人子女,同大多数农村人一样,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留在农村坚守老腔皮影戏的只剩下上了年纪的老人。
  “一天100多元,一年演出收入也就2万多元。”张新民说,他们收入没啥保证,养家都比较困难。这一老腔固定演出团队中,张拾民和张秋亚还依靠低保过日子。张新民一家,大儿子离异外出打工,小儿子打工伤了腰,一直在家待业。两个孙女的抚养全部依仗他演出的微薄收入。
  “只要给钱,咱们就演。闲着也是闲着,演总有收入。”过去的2015年,华阴老腔艺术团的演出一共才40余场,老腔皮影戏的演出更是不足10场。党安华劝导艺人们灵活应对市场,要人人有名片,接了活,差不多就演。
  面对不太景气的演出市场,华阴老腔艺术团艰难地摸索着出路。
  华阴市的紧邻华县的雨田社表演皮影老腔,走市场曾红火一时。挣扎了几年后,因各种原因,已于两年前解散。如今,其低音二胡手贠玉堤转投华阴老腔艺术团,可见传统戏剧转身的不易。
  市场不景气,艺人收益没有保障,老腔的传承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为了传承老腔,华阴市曾举办过两期培训班,可成效并不理想。如今,一些人能弹月琴,也能唱两句,可对于演出老腔皮影戏,还没有新人能胜任。华阴老腔艺术团打击乐钟铃和棒子手张拾民如是说。
  时光如梭,转眼间2015年就过去了。本就年龄偏大的老腔艺人再添一岁,年龄最大的王振中已经79岁高龄,最小的张秋亚也56岁了。这两年,因身体原因,王振中等艺人已经淡出老腔艺术团。
  老艺人渐渐老去,新鲜血液寥寥无几,是老腔同其他戏曲一样面临的困境。
  王振中和张喜民是华阴老腔艺术的两位传承人,可他们的儿子们中没有一个从事老腔职业的。王振中的儿子们不喜欢老腔,孙子当兵了,传承没有了嫡系。2011年,王老先生眼看着自己老了,带着眼睛,拿着放大镜,开始整理曲谱,方便后人学习。张喜民的儿子外出打工,“抛弃”了老腔。无奈之下,他便缠着孙子学习老腔。20岁的张猛,在张喜民的强行灌输下,懂得一些老腔唱法。但因其上大学而中断。
  华阴老腔接下来的路子怎么走?2015年12月29日,党安华召集大家探讨2016年老腔的发展思路时说,2016年的目标是:“戒骄戒躁、团结奋进、保重身体、来年再创佳绩。”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