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晚,记者受邀参加了十几位老乡在年底的聚会,他们称这是一年结束的“团圆饭”,也是各自回到老家过年前的“散伙饭”。席间,大家在激动的心情之中,敞开心扉,诉说各自一年创业的得失和回家过节的打算,其乐融融。记者在耐心倾听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尽管这些问题是“老生常谈”,但依旧会在更多的人身上发生。对此,记者整理并在此提示大家,春节要欢欢喜喜,也健健康康,安安全全。
放下过去,给家人一个好心情
在记者参加的整个聚会场面中,杨成显得最郁闷。此前,他在工地一直等了一个多月,等老板为他筹钱支付劳务费,可是眼看过年只剩了四五天的时间,老板只付给了他一半的劳务费。在大家高兴之余,他无奈而又生气地说:“我这个年恐怕过不安宁,找我要账的还在天天催账,而我恐怕也得让老板在这个春节不得安宁。”
记者感言:就像有首歌词里唱道的:“无论有钱无钱,都应该高兴回家过年”。面对一年来未了结的问题和未能克服的困难,我们应该正视现实,做一个客观的总结,找出合理合法的途径和办法,来年再好好解决,切记不能有过激的想法,采取非理性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否则于事无补,还会给自己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不管怎么说,在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中,我都应该放下过去所有的不愉快,给自己和家人一个好心情,欢欢喜喜过个年,只有好的心情,我们才能在新年重新、理智起航。
欢聚的酒该喝,安全也要当心
李振强是聚会中大家最为看好的老乡,一是他的表现最为活跃,二是他的创业成绩相比最为成功。但是他的几个表现,记者看在眼里却认为极其不合适,一是他在高兴与自得中,强行劝别人喝酒,甚至是给别人“灌酒”,二是喝完了酒后,还要开车。因此,他给参加聚会的老乡们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事小,还让大家为他的安全提心吊胆。所好的是,在大家的纷纷劝说下,他在酒后放弃了开车。
记者感言:时值春节的欢乐时光,大家走亲访友,无疑绕不开喝酒这个场面。为了表达各自的心情,联络感情,不免会互相劝酒。记者以为,根据各自的酒量大小,适可而止,劝亲友喝酒做到热情礼貌即可,切不可有粗俗鲁莽行为;其次,要保证饮酒的亲友安全回家后,交代给家人照顾;第三是,坚决做到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否则,如果因为饮酒发生意外,不仅在春节中让大家败兴,还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热闹该有,责任也要担当
聊到传统春节关于家家户户燃放烟花爆竹的话题,大家的兴致高涨,都认为农村可以更热闹一些,于是过年回去该放多少钱的鞭炮,成为大家互相讨论的又一个热点。有的说,象征性燃放几十元钱的鞭炮就行了;有个别老乡则表示不同意,过年就图个喜庆,农村空间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有老乡说,鞭炮放少了,还会让相邻笑话,认为是在外面打拼没有挣到钱。其中一位创业的老乡告诉大家,他将在今年的春节购买燃放2000元钱的鞭炮,记者听后当即表示反对,因此让这位老板很没有面子。
记者感言:欢欢喜喜地过好这个传统的春节,营造浓郁的节日大氛围和家庭氛围都无可厚非,前提是不该浪费为好,尤其不应该拿燃放鞭炮的多少来争取面子,博得面子。在环保人人有责的今天,应该不燃放鞭炮为好,这即是一种文明,又是一种责任,也会在事实上为环保尽到一份个人的力量。如果有能力的话,可以拿出适当的钱或者将购买烟花鞭炮的钱,用来资助身边的贫困户或为其它公益事业表达一份爱心支持,此举会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这个春节感到更加温暖和祥和。(文中人物为化名)本报记者杨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