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推荐为陕西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被全国总工会表彰为财务工作、经审工作、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商洛市委、市政府表彰其为维稳工作、信访工作先进单位……一项项荣誉是对商洛市总工会2015年工作的褒奖和肯定。
利用“四轮驱动”,实现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全面突破发展;通过工会银行账户筹好、管好工会经费;互联网+“一卡通”大大提升工会服务水平;培训创业、精准扶贫惠及返乡农民工;利用新媒体开展职工活动、阵地建设……一系列创新做法,是商洛市总工会获得一项项荣誉的根源和实质。
惟埋头苦干,方脚踏实地、创造价值;惟开拓创新,方不断超越、创造未来。这是对商洛市总工会创新精神最好的诠释与解读。
“四轮驱动”提速职工互助保障“全覆盖”
为实现职工互助保障“全覆盖、优质服务”,商洛市总开创性实施“四轮驱动”模式,使得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取得突破发展。截至12月上旬,全市职工互助保障参保职工达11.12万人(次),保费收入930.6万元,占全省份额的1/5强,位居第一,较去年全年增长73.8%和77.6%,完成省上下达任务的465.3%,再创历史新高。为3763名职工发放互助金395.94万元。下辖的7县区和市直全部达到省级模范县标准。保费规模超百万元的县区达到6个。
如今,职工互助保障已成为商洛市党政高度认可、职工积极参与的金字招牌和品牌工程。
行政驱动。今年以来,商洛市在政府层面,高位推动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职工互助保障电视电话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对“全覆盖、优质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紧接着,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的意见》,要求把职工互助保障建成职工医疗的第三道保险。之后,又下发了专题督办通知,组织对落实职工互助保障工作进行专项督办。
政策驱动。在商洛,有关职工互助保障配套政策明确了保费列支渠道,鼓励单位出资为职工办理互助保险。对困难企业和特困人员,采取工会送保和补助参保的办法,保障困难职工广泛参与互助活动;对患大病的困难职工,纳入送温暖、生活救助、大病救助范围,给予500—3000元的救助;修订考核办法,提高管理费和奖励费的下拨比例,将资金和政策向基层倾斜,激发基层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对参保职工多、赔付比例低的单位,在职工阵地建设、文化活动、送温暖慰问等方面给予支持。
服务驱动。在各级援助中心设置服务窗口,实行柜台式受理服务。实现网上咨询、网上交费、网上审核、网上理赔,实施信息化管理,减少办保环节,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减少和优化审核环节,限时做到“一个月理赔到位”。主动上门为基层单位职工讲政策、办业务、送赔付。开展服务技能培训和比武活动,评选“服务之星”,把互助保障工作建设成工会形象展示的平台、文明服务的窗口。
宣传驱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职工互助保障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市总组织学习宣传市政府电视电话会议和文件精神及有关社保和公共服务政策等,为工作顺利开展树旗开路;在全委会、工作会、培训会等各类会议上广泛宣传,详细解读职工互助保障的政策条款,让工会干部充分了解互保工作;通过在职工中宣传,让广大职工直接感受到互助保障给职工带来的实惠,激发职工参保的积极性;通过媒体和医疗机构宣传,组织编印了互助保障《温馨提示》、《理赔材料告知单》、《续保提示单》等,免费送至市内医院等单位,及时提醒广大职工“医疗费在医保报销后还能在工会报销”,职工的知晓率和参保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三招”组合拳破解工会经费第一难
因为政策背景,过去商洛地区一些地方清理“小金库”把工会账户销了一些,现在个别地方落实“八项规定”又销了一些。没有工会账户,经费就失去了保障,单位有钱划不到工会,工会没钱就成了空壳,工作开展不起来。按要求基层工会开立银行账户却十分艰难,有的跑了10多次、拖了大半年都没有办到位,基层意见大,落实年难落实。通过开立工会银行账户筹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成为“第一难”。
第一招,商洛市总争取市委、市纪委领导重视、批示,和财政局联合转发了《陕西省总工会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有关规定的意见》。文件先后加印2次,都满足不了需求。又把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编印了2000册《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和职工福利重要文件法律法规汇编》,在最短的时间内下发到各基层工会使用。解决了工会经费来源、文件效力、账户开立、使用管理监督等4个问题。
第二招,争取把工会账户开立和经费规范管理使用的要求写进了商洛市委《关于进一步从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十条意见》中,市委明确要求“工会正常福利发放应依规执行,不得将工会账户并入单位行政账户,不得违反工会经费使用规定,滥发津贴、补贴、奖金,不得发放购物卡、商业预付卡”。并将工会账户的开立和经费的使用纳入纪委明查暗访,进一步全面促进了工会经费规范管理使用和工会经费账户的开立。解决了工会账户必须办理、工会经费管理使用须依法依规等问题。
第三招,会商商洛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商洛市支行同意,下发了《工会开立银行账户的通知》,明确了开户流程和开户所需资料,做到规范流程、一次性告知、热情服务。解决了工会账户怎么办理、提高效率、服务基层等问题。
难点突破,满盘皆活。如今,商洛全市掀起了工会开立账户热潮,今年新开立工会账户达到860家,新成立工会265家,换届421家。以此为突破口,有力促进了基层工会建设落实年各项工作的落实。
互联网+“一卡通”提供高效服务
经过几年的延展和摸索,商洛市总工会今年逐步建立完善了互联网+“一卡通”模式,将各类救助金、劳模“三金”、互助保险赔付金等通过网络和银行直接发放到受领对象“一卡通”账户,便民、安全、快捷,受到了职工群众的欢迎和赞誉。市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被市委宣传部授予“商洛市学雷锋示范点”荣誉称号。
联合银行,免费为职工开户制卡。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联合工商银行,免费为建档的困难职工办理“一卡通”银行账户。先后两次与工商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为困难职工办理“灵通卡”(一卡通账户)的通知》,委托工行开设专门的服务窗口,为持卡职工提供优质服务。一卡通账户免卡费、年费等,实行全免费管理。同时,通过银行开户制卡,对帮扶对象进行了全面核查,确保了实名帮扶。
通过“一卡通”,2013年,为1849名困难职工发放送温暖资金64.75万元;2014年,为1756名困难职工发放送温暖资金和金秋助学金72.78万元;2015年,为1857名困难职工发放送温暖资金和金秋助学金100.9万元。全部做到了无差错、无遗漏、高效、快捷、安全。
利用网络通讯平台,在银行打款后,向受领职工短信告知,提示职工及时查询“一卡通”账户变动情况。并随机开展电话抽查和回访,确保资金发放到位。4年来,因提交银行数据中姓名与身份证姓名别字或账号录入错误等工作失误,有27人初次打款不成功。根据银行和职工反馈信息,及时与基层单位和职工联系,核查档案,更新数据,重新提交银行打款,直至确保100%成功。
根据帮扶救助“一卡通”的实践情况,逐步将实施范围扩大到劳模“三金”发放、职工互助保障等工作中,让“一卡通”成为服务职工的有效载体和工具。已通过“一卡通”发放劳模“三金”73.14万元、互助保险赔付金35.6万元,无一差错。同时,争取银行支持,赋予“一卡通”更多的功能和实惠。工行为金秋助学对象提供了“一卡通”账户每年12次免费异地存取、余额变动免费实时提醒等实实在在的优惠。
实施互联网+“一卡通”,不仅没有因改变传统的实物发放形式而弱化商洛工会影响,增加工作量,反而极大地促进了工会服务水平的提升。职工不用来回跑路,方便快捷;精准及时,实时到账,手续简便;从源头上消灭了截留、冒领等问题,安全高效;减轻了受助职工的心理压力,体现了对困难职工的理解和尊重;弥补了工会人力不足,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专项资金监管、提高了党风廉政建设水平。各类支出公开、透明、精准,便于监督检查。这是商洛市总实施互联网+“一卡通”总结出的六个好处。
全国总工会经审办主任李伟言在调研中说:“我在这里,真正看到了全总要求的一卡通。”
培训创业精准扶贫模式迅速被复制
近年来,在山阳县掀起了一股返乡农民工培训创业养蜂脱贫热潮,一个个返乡农民工依托家养中华蜂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工会组织依靠什么魔力服务农民工,在精准扶贫的主战场上高扬起工会组织精准扶贫的旗帜?
山阳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全县有下岗工人3000余人。创业没门路,就业缺技术,发展没资金。这个县人多地少,又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年输出10万余人。外出务工者由于缺乏技术技能,只能靠出卖体力挣小钱。外出又返乡,发展的路在何方?工会作为职工的娘家,应该为这些下岗职工、农民工干些什么?怎样带领他们走出困惑,过上好日子?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山阳县总工会一班人,也困扰着欠发达地区所有工会人。
经过广泛调研和综合分析,山阳县总工会抓住本县适宜养蜂的优厚条件和养蜂投入少、见效快、无风险、前景好,不占耕地、不喂饲料、不污染环境等诸多优点,实践证明,养蜂30箱相当于一个普通公务员的收入,一个正常劳动力可养蜂60到100箱,收入5至10万元。为此,该县总工会将科学养蜂作为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重点项目,确立了“办一期培训、建一处基地、解决一批就业、带富一方职工群众”的工作思路,开班以来,场场培训人员爆满,受到县内外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从2012年起,工会累计投资金40多万元,根据群众需求,先后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2000余人,扶持建立养蜂创业示范基地6处,培养科学养蜂带头人50余人,带动312户返乡农民工和下岗职工通过科学养蜂实现了脱贫致富,26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不仅实现了稳定脱贫,还被聘请为科学养蜂技术员。
王发林,26岁,山阳县天竺山镇石窑子村农民,2010年之前在广州打工,每年收入约1万多元。因其父亲在河南金矿打工腿部受伤致残,需要照料,于2010年底返乡,2011年参加了县总工会组织的养蜂技能培训,开始养蜂。经过近5年来的发展,如今他发展中蜂120余箱,年收入达12万元。周希来,41岁,山阳县牛耳川镇人,2012年以前在外打工,因患糖尿病于2012返乡,同年参加了县总工会在娘娘庙村组织养蜂培训开始养蜂,2013年即收入3万元,2014年收入5万元,今年发展到107箱锋,收入可达8万元以上,盖起了二层楼房,全家6口人逐渐摆脱贫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山阳县总工会结合技能培训,帮助和指导返乡农民工组建产业合作社、成立工会组织,尽其所能帮助农民工争取相应的政策扶,发展产业。通过“创业技能培训、生产技术指导和销售信息服务”,紧紧地把农民工凝聚在工会周围,2015年,全年吸纳农民工会员1068名。
山阳县总工会的养蜂技能培训,迅速引起该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该项列入“十三五”规划精准扶贫重点项目,明确由县总工会负责主抓,要求以县内旅游环线公路为轴心,每镇建立一至两个示范基地、每村培养一至两户年收入达10万元的示范户、每组发展一至两户年收入3—5万元的养蜂大户,经过三年努力,要实现中蜂产业发展“百村、千户、万箱、亿元”目标,至少带动1000户,4000人实现稳定脱贫。
目前,山阳县返乡农民工培训创业精准扶贫模式已辐射到商州、丹凤和镇安等县区的17个镇31个行政村。
责任担当倒逼工会创新活力
在商洛,市总工会的创新发展激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如今,创新已渗透到工会的每一项工作之中。
2015年5月6日,由市长主持、书记讲话、全国劳模作追梦足迹创业报告的千人报告动员会在市行政中心礼堂举行,吹响了全市开展劳动竞赛的冲锋号。丹凤华茂公司42岁的普通女职工张喜辉,在劳动竞赛中以日挂鸡万只的记录,被丹凤县评为“金牌工人”,而这个记录比平均水平整整高出了一倍多,张喜辉和劳模代表一起体检、慰问。像这样的金牌工人,还有很多,鲍建华、张雷磊......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劳动最光荣!
职工活动阵地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建一个市级示范职工书屋,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直机关工委以奖代补5000元,纳入文明创建和党建考核。全市500个职工书屋遍地开花。尧柏水泥公司两个副总腾出4间办公室作为职工活动阵地。镇安投资216.8万元建成了天坤集团等20家示范职工书屋、工业园区等10家示范职工活动中心。市行政中心投资50万元建起了4个羽毛球场、1个400平方米的职工健身房......
商洛工会依靠创新发展,像核裂变一样不断向人们诠释着“当亲人、学劳模、比贡献”的内涵,向职工交上了一份优质服务、人民满意的答卷!
王荣金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