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1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企业新闻 企业有个家史馆
2017-05-23 09:27:29来源:
分享到:


 

  家史馆一角
  “家文化企之魂人为本叶为根视员工为亲人员工事常过问……”这是中铁七局三公司“家史馆”里播放的“家事三字经”。舒缓优美的音乐伴奏,令人心潮涌动,一种全新的认识,让参观者肃然起敬。家史馆里“家史”多
  走进浓缩了中铁七局三公司发展历程的家史馆,红色方形印章“家”字标识映入眼帘,这个融入了路、桥、隧等工程元素为一体的“家”字彰显着企业特色。展馆内一幅幅照片、一件件陈列在展柜里的60年代职工的劳动布工作服、老式铝制水壶、饭盒、布满锈迹的洋镐、道钉等物件都在讲述着老一代工程人走过的峥嵘岁月。整个展馆由家之史、家之魂、家之业、家之情、家之风、家之兴、家之荣七部分组成。家之史展区介绍“家文化”的定义和内涵、性质特征及来源;家之魂板块彰显着家的使命、企业精神和发展愿景,充分体现出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的团队精神;家之业板块则体现着企业的道德规范、管理团队的道德行为规范、员工道德行为规范,体现出企业以人为本诚信守法;家之情板块介绍着企业对待员工如亲人的行事准则;家之风板块体现着管理和廉洁文化,凸显出企业对员工对国家的责任;家之兴板块介绍企业现在的发展情况;家之荣板块展示企业发展以来所获得的各项荣誉。整个展馆从图片到实物彰显出家文化“尚德勤奋和谐”的精髓和“团结千钧力家和万事兴”的实质,体现出“以企业为家庭、视员工为亲人”的“家文化”核心。展馆一脉相承贯穿着“家文化”14511的建设体系。
  家之情板块中有一幅照片格外醒目。画面上一位老人高举右手,神采奕奕。照片说明写着“感谢领导感谢党!明年搬进大楼房!”这是2009年5月10日在公司秦皇岛基地经适房开工典礼上,70岁的退休职工唐师傅,代表困难住户发言时慷慨激昂的瞬间。
  2009年,三公司筹集1700多万元,在秦皇岛基地修建了238套经济适用房,结束了该基地困难员工住油毛毡房、捡柴火生火做饭的历史。如今,两栋“海景房”矗立在渤海之滨,彻底改变了该基地过去留给这个旅游城市破败不堪的形象。“名片”是这样打造的
  谈起家史馆建设的初衷,徐万瑜依然记忆犹新,他说,公司是在1964年成立的,一代代工程人所走过的足迹、建造的标志性建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出的业绩,都不应被历史遗忘,更不能被青年职工所遗忘。当时企业还处在困难期,要让企业能留住新招来的大学生,就必须先得让其对企业有所了解。看完家史馆,七局三公司的历史、现在和未来都一目了然,新人从感性上认识企业,就对企业抱有希望,留在企业的机率就大。只有留住人才,才能为公司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立家史馆不只是给“家文化”建立一个有效载体,同时也是给公司开辟了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
  对于徐万瑜建家史馆的做法,一些人并不理解,认为是一种闲事。在这样的外界环境下,做事“一根筋”的徐万瑜默默承受并顽强坚持着。从家史馆的招标、设计都是按他的理念施行,虽然设计是专业人员,为了能够更好展现公司的历史、“家文化”的理念。小到展馆内使用文字的大小,图片的选择、色泽运用,都是他一一仔细琢磨,有时候为了选择一张合适的照片,他在电脑跟前一坐就是一天。让徐万瑜记忆深刻的是,在敲定《家文化手册》内容时,大费心思与煎熬。离《家文化手册》发布的日期仅剩三天时,内容还没有,他夜不能寐,联想到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突然一种灵感如泉水涌动。结合历史,结合企业现状,他巧妙地将传统文化的“家训、家规、家戒”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经过三天三夜不睡觉地反复打磨,家训、家规、家戒由每条最初的四句话,每句话四个字到最后浓缩成每条四字一句话。现在雕刻在家使馆内的家训、家规、家戒昭示并归戒着每一个“家”之成员。(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
  赵亮,七局三公司一名职工,曾参与过家史馆的筹建工作,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80年代末,一名受了工伤的工人,多年医治无果,病情不断加重,弥留之际,领导前去探望。在病床前,领导拉着他的手问他还有什么遗愿?这名老工人用微弱的声音说,只希望单位发给他一套新铁路服。他想穿着铁路服走……“铁路服”无疑是这个职工内心最大的荣耀,也是那个纯真年代每位职工心中最大的荣耀。于是那个年代洗得发白的“铁路服”成为展馆里一件显眼的展品。
  经过徐万瑜的努力,2010年公司从咸阳迁址西安,这个建筑面积420平米的家史馆最终在新址落成。后又经过升级打造,成为了今天七局三公司对内引导教育对外宣传展示的“名片”。受益匪浅的“第一课”
  家史馆承担着对公司新进大学生的“家文化”教育,每年七八月份是党工部最忙的时候,成批招进来的新人都要在这里开始“第一课”。党工部部长罗亚峰说,再忙他都是高兴的,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能让自己的兄弟姐妹快速融入到大“家”里,是他的责任。詹浩伟,三公司党委书记兼执行董事,对家史馆每年的宣传教育特别重视,他说,正是三公司“家庭大舞台、尽职皆人才”的人才策略文化成就了他。企业发展良好一年靠运气,十年做好靠管理,基业长青只能靠先进的文化!“家文化”让他深刻感受到企业的本质是无数个体共同经历风雨、拥有集体记忆,相互依存、相互成就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感共同体,更是数辈人迭代相传、深入骨髓的文化认同而自然连接在一起的文化共同体。“家文化”真正契合了这个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认知,接地气、易理解、好传播,才把员工的心凝聚在了一起,愿意为企业发展真心实意贡献力量。家史馆是展示家文化的重要基地,更是传承“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一定要把全体员工看得见的“精神家园”做好、打造好。
  至今,家史馆已经接待公司内外参观者2000余人次,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家”的故事,传承着公司的精神和传统。
  本报记者毛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13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