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日晚9时,美国总统拜登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任内首次国情咨文演说。在中期选举只剩半年、民调支持率下探谷底,以及俄乌冲突备受关注的多重背景下,这场年度政治表演也被赋予特殊意义。
舆论关心,拜登说了些什么?释放哪些信号?能否抚慰疲惫不堪的民众和这个跌跌撞撞的国家?
当地时间3月1日晚9时,美国总统拜登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任内首次国情咨文演说。(资料图)
“迟来”的演说
与大部分前任相比,拜登任内的首份正式国情咨文来得更晚一些。近一个世纪里,大部分总统都在1月或2月发表年度演说。受疫情、冬奥会收视高峰等因素影响,拜登政府有意将这一日程推迟到3月。
然而,一周前爆发的俄乌冲突,多少打乱了拜登团队的节奏。多项民调显示,绝大部分民众表示,俄乌冲突超过经济、通胀、疫情等议题,成为他们最希望听到的话题。迫于形势,拜登团队不得不临时调整演说草稿。
纵观本场演说,大致可分为相对独立的两部分(上半场聚焦乌克兰局势,下半场推介国内政策议程),其中包括四部分要点。
其一,就乌克兰局势向俄总统普京喊话。拜登从俄乌冲突切入,可以说对普京火力全开,发誓要让俄罗斯“付出代价”。他向亲临现场的乌克兰驻美大使致意,为乌克兰争取全球支持,宣布向俄关闭领空,但也重申美军不会在乌克兰与俄军发生冲突。
其二,回顾并试图推进国内政策议程。他吹嘘经济成就(创造650万个新就业机会、实现近40年最强劲的经济增长),呼吁两党议员支持社会支出法案,并承认通胀是眼下面临的紧迫任务。
其三,宣传防疫进展,提醒保持警惕。随着华盛顿特区放松防疫限制,拜登和议员们在国会大厅不再口罩遮面。这似乎标志着正常生活的某种回归。不过,拜登也有意回避过于乐观的表述,只是说“前景正在改善”。
其四,勾勒民主党传统重点议题的粗略轮廓,如气候变化、移民、枪支管控和堕胎权等都没有详细展开,可能引发一些民主党激进派的不满。
粉饰成绩单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刁大明指出,整场演说给他留下两方面较为深刻的印象。
其一,党争极化态势并无太多变化。拜登谈了1个多小时,其中10多分钟围绕乌克兰局势,可以说体现出一定的两党一致性。但与此同时,在拜登谈到疫情、福利等国内议题时,两党还是对立状态,一些新当选的共和党女性议员也给出较为负面的表达。
其二,粉饰和标榜痕迹明显。拜登在回顾过去一年政绩时的表述,比如近几十年来最强劲增长等,与前任总统并无二致。
“这次演说发生在乌克兰危机大背景下,因此拜登在乌克兰问题上花了很大笔墨。这是特点之一。”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指出,拜登表示要和欧盟等国一道,给予乌克兰各方面支持,并对俄罗斯施加史无前例的严厉制裁。同时,他划出一条红线,即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派地面部队,而是要保卫北约盟国的安全。
“除此之外,拜登在按惯例晒成绩单的同时,也听取一些告诫,正视一些问题。”韦宗友解释道,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说,疫情曙光未现、通胀压力巨大。因此,与过去一味回避不同,拜登也在演说中谈及疫情和通胀带来的困难和损失,以及执政一年来的一些不足,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与民众诉求之间的距离。但他也是努力为自己辩护。
任务型候选人?
一些分析认为,围绕乌克兰局势和国内重点议程,拜登此次演说透露几多无奈。
其一,外交仍是软肋。去年,阿富汗撤军危机是其支持率急剧下滑的起点,随后一路降至37%左右。如今,外交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国内政策议程可能再次被外交绑架。
其二,对俄较为克制。美国最新宣布的制裁——关闭领空,也被视为打“禁飞区”擦边球。最近几天,在乌克兰提出相关诉求后,舆论正在热议北约在乌克兰重要区域设置“禁飞区”。这可以说是冲突升级的危险信号,而拜登并不打算接茬。
其三,中国议题有所淡化。本次演说共提到两次中国,措辞围绕经济竞争等话题,可以说是小布什执政以来提及中国最少次数的国情咨文之一。此外,“印太战略”相关话题并未涉及。
其四,国内立法议程推进较为艰难,社会福利法案、投票权利法案都没能落地。
“不可否认,执政一年,拜登在抗疫、复苏、团结国家和外交等方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韦宗友指出,眼下乌克兰局势恶化,也被一些人视为拜登外交处理不当所致,使得危机演变为冲突,一发不可收拾。
“无论拜登怎么吹嘘,他竞选时的主要承诺基本都没有兑现,原因不仅是共和党反对,还有本党不支持。较为铁杆的非洲裔选民的支持度也在明显下滑。”刁大明指出,这种空前不理想的状态说明,他只是一名任务型候选人,任务就是终结特朗普第二任期。在当选那一刻,他已完成任务。上台之后,他并不具备足够赋权去推进任何新的内政外交议程。
面临新挑战
俄乌冲突发生后,外界一直关注美国的动向和选择。有评论称,这是拜登和美国面临的一大挑战。从短期看,拜登政府的应对可能关系到民主党在下半年中期选举中的表现;从长期看,美国一心维持的霸权秩序可能正在出现动摇。
“这确实是拜登政府面临的考验。”韦宗友指出,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不少欧美人都认为这可能是二战结束以来重大的地缘政治事件。他们认为,美国自诩“国际警察”“国际社会领导者”,却没能有效防止这一事件发生,拜登政府对此负有间接责任,包括在北约东扩问题上挤压俄战略空间、抬高乌克兰的“入盟”期望、加剧俄罗斯的安全担心等,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就中期选举而言,民主党人要想加分,就看未来半年里拜登政府能否在抑制通胀、社会支出法案,以及乌克兰危机应对等方面取得进展。
俄乌冲突对美国到底意味着什么?刁大明认为,短期内恐怕对美国实现目标有一定帮助,比如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更有效集结欧洲盟友。但长期来说,这会牵动美国未来的战略规划,也就是所谓的大国竞争问题。去年3月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俄罗斯定位为在区域和全球持续谋求上升的破坏性力量。定位是否升级调整、战略布局怎么安排,未来可能仍有变化的可能性。□安峥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