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新闻 犟人贾平凹:真诚记录时代之声
2024-03-21 11:09:09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2023年12月17日,“一路趔趄走来,感谢有你——贾平凹文学创作历程展”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开幕。展览用200余份报纸、172份期刊、471册图书版本等贾平凹文学创作藏品史料和文学物证,见证了新时期文学贾平凹的创作历程、骄人业绩和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变迁。

今年72岁的贾平凹,新近推出长篇小说《河山传》,人生几十年的智慧和从容、奋斗与悲欢尽在其中。

我感觉,从表面上看,贾平凹是一个谦虚、温和的人,其实不然,他内心十分强悍,甚至有些倔强,骨子里有传统士人的那种狷介,用陕西话说就是一个犟人。

苦练“文心”走出农村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73年8月发表小说《一双袜子》时,才使用“贾平凹”这个名字,虽然一字之改,却见他的个性:他善于利用现有条件,先顺其自然,再化平为奇,不动声色,这种阴柔的功夫,实则是倔强性格的反映。

1967年夏,时代的风暴同样侵袭了丹凤县,还在读初二年级的贾平凹被迫辍学回家务农,14岁的少年贾平凹很不服气,他的梦想是上大学。可是,时代改变了他的命运,受父亲问题牵连,当兵、招工、民办教师、代理教师……都与他绝缘。从此,他的性格变得胆怯、自卑、少言寡语,但他发誓要离开农村。

他镢头挖不了几下,可笔头是提得起的。这一时期,他发狠读书、苦练毛笔字、背诵唐诗宋词、手抄《古文观止》……娘要为他定媳妇,他冲娘发了火,一气之下用石墨将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刻在了山墙上。

偶然的机会,贾平凹上了大学,他的写作如一汪泉水,汩汩而涌。从1978年《满月儿》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起,到《浮躁》《秦腔》《高兴》,再到《古炉》《山本》《暂坐》……45年来,时代和社会发生的重大转折都在他的作品里。

体味世态酸辛

面对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的浪潮、社会的转型,贾平凹适时用长篇小说《废都》对这种变化作出描述。后来风向转变,《废都》给贾平凹的身心带来了巨大创伤。但是,贾平凹毕竟是来自商洛那片土地,农民性格中的“使强用狠”在他身上有所遗传,强者无畏,他以睿智的目光,救赎苦难的心灵,一步步从逆境中站立起来,出版了《秦腔》《高兴》等长篇小说,秉持着一个作家的良知和责任。

生活的不幸和艰辛,锻造了艺术之花。1997年《废都》在法国荣获“费米娜文学奖”,在为《新观察》写的获奖感言里,贾平凹说:“《废都》是我的一系列小说中的一部,它描写的是本世纪之末中国的现实生活,我要写的是为旧的秩序唱的一首挽歌,同时更是为新的秩序的产生和建立唱的一首赞歌。”

经历了人世的风雨和写作的高高低低之后,“我终于晓得了,我就是强者”。从此他自信地不断书写着时代的变迁。

《极花》里小人物命运叩动人心

有几次与贾平凹面对面的机会,可以得到他的签名本,都被我错失了。一次是1998年,我第一次见贾平凹本人,他朴实随和,衣着朴素,就像邻家的大叔。由于胆怯,我没能完成心愿。第二次是2011年暑期,陕西作家读书班在我的家乡彬县举办。我忙着给《人民政协报》采写陕西作家群像稿件,再次错失了获得贾平凹签名书的机会。

2015年夏,西安文老师赠给我一本贾平凹的签名书《树佛》。这是他40岁前后写作的人生感悟的散文集。看着扉页上他的亲笔签名,我由衷感到欢喜。2016年,文友范超帮我弄到了贾平凹长篇小说《极花》签名书。我多年收藏贾平凹签名书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极花》讲述了一个从乡村到城市的女孩胡蝶,从被拐卖到出逃,最终却又回到被拐卖乡村的故事。小说用全息体验的方式叙述小人物胡蝶的遭遇,虽从拐卖事件入手,但其最终指向是当下中国最为现实的贫困农村男性的婚姻问题,是城市不断壮大农村迅速凋敝的问题,具有震撼人心的现实冲击力。

多年来,贾平凹始终将大西北古人今人的思考连接起来,将大文化中个人与群体的情怀绵延在一起。他始终关注着当下中国小人物的悲喜忧乐,而这些小人物的身上,却有着他的大情怀,是他已经完成和将要完成的文化长链上的一个个熠熠生辉的扣子。

创作《河山传》发出时代之声

202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河山传》,讲述了陕北农民洗河来到西安打工,辗转漂泊中邂逅了民营老板罗山,从此演绎出一段段小人物与大世界之间发人深省的故事。这是贾平凹的第20部长篇小说,是一部典型的世情小说。作品在琐琐屑屑的日常生活里,写活了洗河这个小人物,给人留下了美好和温暖。

小说通过大量小人物的细节,描写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世态人情,展现了国家、社会、城乡关系的变化。故事从1978年讲起直到现在,似流水账,却深刻,离生活很近,却相当沉重,写出了当下人们面对新的经济社会问题时的困顿、不适和迷茫,传达着对时代和心灵的拷问。

在《河山传》出版前夕,贾平凹在接受采访时说:“文学有文学的大道,要坚持文学的品质。作家是时代和社会的观察者,永远要观察这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步伐和身影,永远要叙述这个社会的生活和伦理,更要真实面对现实和自己的内心,尽一个从事作家职业的中国人在这个大时代里的责任和活着的意义。”

现在,贾平凹虽然老了,但他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而是老骥伏枥自奋蹄,继续用笔墨发出时代之声、时代之问,书写人间故事,叩击读者的心灵。□胡忠伟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