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作品《月光不是光》,在我看来,是一部写给日益萧条的故乡的情书。
陈仓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总觉得他的散文、诗歌、小说读起来都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拿到《月光不是光》后,在带孙子的同时挤着时间读完,虽然读得零零碎碎,但勾起我的满腹乡愁。脑海里常常浮现出不是伐薪烧炭的老父亲,就是病卧床榻的老父亲,抑或是外出打工的疤子哥哥的形象。曾有梦里,似乎和作家一起来到塔尔坪,清凉如水的月光下,我们交流着试探如何用相机拍成一张月光下萧条的村庄照片……
作为一个普通文学爱好者,虽然我和陈仓同为商洛人,却没有交集,然而,这并不影响我对他的崇拜和关注。大约十年前,在《小说选刊》中读到他的中篇小说《父亲进城》,那娓娓道来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也许是我们有着同样的生活环境,也许是有着同样的生活阅历和人生观,小说中描述的每一件事,对每一件事情的感知,都感同身受。从此,搜集陈仓作品成了我的常态阅读。
《月光不是光》全书共收录八篇文章:《我有一棵树》《父亲的风月》《月光不是光》《哥哥的遗产》《喜鹊回来了》《老家是座庙》《拯救老父亲》《无根之病》和《后记》。内容描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身在他乡的游子对故乡变迁的乡愁。在陈仓笔下,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富有感情,故乡的所有人物都让他割舍不下。在上海打工成家立业后带着孩子回乡寻根,可曾经生养自己的老家却变成了一个回不去的故乡。然而,陈仓认为故乡是座庙,回家是一场修行,也是疗伤的过程;拯救病危的父亲,就是在拯救日益萧条的故乡。
身处大移民、大变迁的伟大时代,总有一些东西被时代淘汰,被时间淹没。一本为即将消失的故乡而歌,为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亲而歌的作品,虽然只有八篇文章和一篇短短的后记,但把改革开放至今城乡变迁带给身在其中的人们的复杂情结充分展示出来,虽然充满了对过往生活的依恋,也充分反映了农村的巨大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给远离故乡、重返故乡的人们带来的心灵的震动。在陈仓笔下,故乡风光如诗如画、触景生情及感悟直拨人心弦,在他心里,回到故乡吃到的无不都是美食。两个姐姐虽然贫富有差距,但对兄弟姊妹的感情一样深厚。陪父亲睡觉,听他讲家长里短和亲戚的事,在“我抱着我爹的一双脚,看着窗外徐徐升起的明月,心情是十分复杂的。我爹的脚彻夜都是冰冷的,而月亮也一直是冰冷的,它们在我面前是多么的相似啊。天上的月亮宛如我爹的脚,我爹的脚又宛如秋后的月亮。半夜,月亮升到山头时,照得整个小镇如白天一样,恍惚中像是城市的午夜,街灯仍然没有熄灭一般透明。”作者披衣起床,看到“半夜,月亮升到山头时,照得整个小镇如白天一样,恍惚中像是城市的午夜……”拿出手机,希望拍下那厚厚的月光,或者是月光下的树影,但是怎么也拍不出来,顿时领悟“月光其实不是光,仍然是黑暗,或者说掺进了太多的黑暗,像面粉里掺进了太多的水一样,是烙不出大饼的。月光从窗口照进来,洒在我爹的身上,丝毫没有打扰到我爹,反而已经融入了我爹的身体,让我感觉我爹格外与月光相似了,甚至就是一摊凝结的月光。”
这样的父亲形象,不就是我的父亲吗!面对日益老去的父母而又无奈无助的心思,不正是我们的心思吗!父母一生辛劳,吃穿用度尽量节俭,就在他们的暮年,还是默默无闻地田间耕作,流淌着汗水背负山货进城买卖,就算是雨天雪,也从不停下养家糊口的辛苦奔忙。他们一生历尽艰辛供养子女读书,日常生活中没有帮手,大小事情都得自己干,病了也得独自扛着。其实,这不仅仅是我的父母模样,在中国广大农村,不知有多少这样的父母依然生活在这样的岁月里。在现实生活里,又有多少子女能经常回到父母身边,抱着他们冰冷的脚,耐心倾听他们絮叨家长里短?能有“只有陪我爹睡觉,才算是最深入的交流”的情思?父亲的暮年生活,日益萧条的故乡,蕴含着几多日落西山的孤独、寂寞和无奈。
陈仓在一次回答记者时说:“文学是我的宗教,我借助着文学这种方式,参禅、打坐,希望修行自己,也希望化解别人。”其实,我觉得阅读《月光不是光》,也正是一次以阅读的方式,怀念我那日益萧条的故乡和故乡那些亲人,用怀念的方式反思自己的曾经,度化自己。□王荣金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