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评论 以新质生产力为强劲引擎 推动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08-23 10:19:06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陕西陕煤黄陵矿业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  孙鹏

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和发展,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在全球化和新技术浪潮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新质生产力对于提高煤炭企业生产效率、发挥兜底作用、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陕煤黄陵矿业公司作为国家“八五”计划重点兴陕工程之一,近年来公司主动勇担新使命,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新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发展方式新、企业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布局结构新的发展路子,实现了全面转型升级,让“关键变量”成为“最大增量”,用生动实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步伐,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行稳致远。

一、向新发力,以创新提升企业“含金量”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就是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黄陵矿业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让科技创新面向经济主战场,成立了“两中心一基地”,即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工程研究中心,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创新中心和博士后创新基地,聚焦安全生产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和行业前沿技术,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积极承担重点课题研究,先试先行、持续探索,构建起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知识传播和人才培训为一体的科研创新体系。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充实研发人员,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推广成熟科学技术。近两年来,累计完成科技项目2454项,42项获得省部级、行业级科技奖项,52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授权专利,其中“煤与油型气共生矿区安全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创新成果正在生产实践中发挥效能。

二、向智转型,以科技提升企业“含智量”

智能化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已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新质生产力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高质量、高效能为基本要求,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基本特征,使之成为培育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作为行业智能化建设的最早发起者、推动者,黄陵矿业起步于2014年,率先建成全国首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在持续探索智能化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上从未停歇,近年来紧紧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取得了一批重大技术突破和管理创新成果。先后建成国内首个大采高智能化无人综采工作面;首个实现薄、中、厚煤层智能化开采全覆盖矿区;发布国内首个煤炭行业智能化开采技术标准;建成全国首个“透明地质”精准开采工作面;首个复杂地质条件下智能掘进机器人;首创“AI+NOSA”深度融合安全管理系统;建成国家首批煤矿安全智能开采重点实验室,实现了领先全国的“八个第一”,所属一号煤矿、二号煤矿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2023年,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黄陵矿业公司召开,再次向煤炭行业的发展推广了黄陵经验,贡献了黄陵力量。

三、向绿而行,以低碳提升企业“含绿量”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如何探寻更新、更优、更赋能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摆在黄陵矿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在国家“双碳”目标指引下,黄陵矿业把“两山”理念融入绿色开采、生态环境建设之中,将原有的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升级为“煤电联产,多元互补,循环发展”新格局。有序推进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通过重塑地貌、恢复植被实施开发式治理,在矸石山上建成了生态公园、现代化蔬菜大棚、爱心菜园、国家3A级矿山公园景区;在矿井建设瓦斯发电机组,让瓦斯化害为利;在井下和地面建立了两级矿井水处理站,将井下疏干水分级分质作为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全部复用,变“水害”为“水源”,达到“零排放”;将开采中的矸石在井下进行智能选矸与采空区矸石注浆,“吃干榨净”煤炭资源,实现了“采面不见人、产煤不见煤、矸石不排放、废水全利用”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连续五年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审,用实际行动履行国有企业生态文明建设使命担当。

四、向制求变,以改革提升企业“含治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实保障。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的命题,也是改革的命题。围绕建设“四新”现代国企的目标,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推进管理创新,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黄陵矿业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大决策部署为契机,通过加强董事会建设,配齐配强外部董事、监事,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增能减的市场化管理机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各治理主体权责,将党委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三重一大”重要事项的必要前置程序;围绕“融入中心、嵌入管理、发挥作用”的党建工作思路,深入推行“党建+3+X”工作模式,促进党建与企业中心工作相融互动,同频共振,不断破除制约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五、向优拓展,以培育提升企业“含才量”

人是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是新质生产力生成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塑造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创新要素的驱动力、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黄陵矿业坚持把技能人才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命脉,大力发挥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创新创效示范引领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畅通人才成长通道,不断在以技能育人、以匠心育才上出实招。建立了2个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利用“劳模创新工作室”“技师育高徒”“线上+线下”培训等模式,定期开展“职工大讲堂”“技术分享沙龙”“技术微课堂”、青工技术比武、岗位技能大赛、岗位描述大赛、“五小”创新和“三小一练”等素质提升活动,搭建了人才成长平台。一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首席技师和工匠脱颖而出,先后涌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曲志欣,中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符大利,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16人,锻造了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六、向兴布局,以转型提升企业“含新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是重点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产业因“新”而活,企业向“兴”而进,找到独特而合适的“赛道”至关重要。黄陵矿业坚持将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之举,结合自身实际,抢抓电力改革新机遇,确立建设煤电一体化坑口电厂发展战略,进一步壮大电力板块体量,着力于提高装机规模的同时,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2023年,2×660MW电厂项目“双机双投”,当年实现发电量41.3亿度;2024年,已核准的2×1000MW电厂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全面进入高水平建设新阶段。新能源公司0.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项目建成发电,安塞高桥20万千瓦、镰刀湾10万千瓦农光互补项目阶段性并网发电,13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完成申报;乘着“双碳”之势,全力推进已核准安塞高桥3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及吴起250MW风电项目建设进度,拉开了新能源转型大幕。预计到“十四五”末,黄陵矿业电力产业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32.6万千瓦,其中,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电力产业达到30.6万千瓦,形成“矸电、煤电、绿电、储能”为一体的电力发展新格局。

黄陵矿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赢得了发展主动权。“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产值513亿元,实现利润186亿元,上缴税费125亿元,企业总资产由254亿元跃升至327亿元。2023年,更是创下销售收入208亿元,利润84.8亿元的新业绩,实现了换道超车。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未来,黄陵矿业将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抢滩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勇担支撑引领煤炭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使命,在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之路上不断刷新“黄陵速度”,书写“黄陵模式”,让新质生产力真正成为推动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