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评论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2024-04-07 14:57:30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最重要的美德之一。人们认为“孝莫重乎丧”,因而厚葬被认为是最后一次尽孝之道的机会。同时,丧葬也是展示家庭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机会,攀比、炫耀、讲面子的情况自古有之。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许多观念习俗在不断更迭,但殡葬领域的核心观念基本未变,“入土为安”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在许多人看来,能够在环境优美的陵园购置一块墓地作为人生终点站,让子孙后代有一个不错的地点可以年年祭奠追思,是人生“善终”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随着现代社会人口增长,“土地资源紧缺”与“老龄化趋势明显”两大城市病同时相遇,一墓难求、墓价上涨就成为了必然。同时,城市公益性安葬设施的不足,人口的深度老龄化以及市民群众对传统墓葬的偏好,也加剧了供需矛盾,令墓价居高不下。

  可见观念的改变,依然任重道远。以海葬为例,以不留骨灰不占寸土被视为最为生态节地的殡葬方式。但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人依然难以接受,而只留名字不设墓碑的方式也不方便后人祭奠,目前海葬只在例如海洋工作者等部分人群中有较高的接受度。

  对于生态节地葬,人们接受程度不一,但大势所趋已经无可改变。墓价水涨船高与墓地资源逐步耗尽,注定了未来“一墓难求”的解决方案必须是改变观念、移风易俗。而推广生态节地葬的相关单位,也需要继续修炼内功、提升推广力度,例如提高补贴、升级服务、增强仪式感、强化宣传教育等。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节地生态葬将逐渐成为主流,传承数千年的中国殡葬文化,也正发生深刻的改变。(李一能)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