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啊玄武门
日期:2024-04-02   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唐代的京城长安,有三大宫殿群: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及南内兴庆宫。在这几个宫殿群里,都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玄武门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玄武门,自然牵涉到太极宫和大明宫,因其北正门都称玄武门,那场由秦王李世民发动被史家称之为“玄武门之变”的玄武门到底在哪个宫?

《辞源》“玄武门”词条下谓:宫门名。汉在南宫,唐代在紫宸殿之北。唐王朝初建,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与秦王李世民不和。高祖武德九年六月,世民伏兵于玄武门。乘建成元吉入朝,杀之。李世民为太子,决军国事。八月太子即位,高祖称太上皇,次年改元贞观。旧史称“玄武门之变”。

其解释事件发生过程是准确的,然而仔细考察,太极宫并无紫宸殿,有紫宸殿的却是大明宫。《辞源》在“紫宸”词条下也说得明白:“殿名。唐宗皇帝接见群臣,外国使者朝见庆贺的内朝正殿。唐大明宫第三殿为紫宸殿”。就是说,《辞源》将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认定是在大明宫。

然而史实是:此事变发生地在太极宫。唐朝初建,太极宫作为皇宫,系由隋大兴宫改建而成。唐睿宗景云元年(710)改称太极宫。

高祖武德年间,围绕太子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统治集团内部已形成两大对立的集团。太子和秦王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也愈演愈烈。齐王元吉勾结太子数次谋害秦王,最终导致了武德九年(626)的玄武门之变。

事发生在六月初的一天上午。秦王派一千余人埋伏于玄武门之外,乘太子和元吉入朝进了玄武门,遂将其杀之。高祖大惊,乃以秦王为皇太子,八月李世民即位,是为太宗。翌年改元贞观。

直到太宗朝,处理朝政仍在太极宫。贞观十四年(640)。太宗宴群臣于玄武门门楼。作《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云:

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驻辇华林侧,高宴柏梁前。

紫庭文珮满,丹墀衮绂连。九夷簉瑶席,五狄列琼筵。

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

粤余君万国,还惭抚八埏。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

壮志已酬,天朝气象,这就是贞观之治!在物我皆春中,励精图治的英主,还要“虚己厉求贤”。

这正说明“玄武门之变”的玄武门是指太极宫的玄武门。只是《辞源》在释文中,因“在紫宸殿北”五字,便将其混为大明宫的玄武门了。

反观《辞海》,在“玄武门”词条下就全部解释到位了。

①唐长安太极宫(又名西内即隋朝之大兴宫)北面正门,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旧城北。武德末李世民于此发动“玄武门之变”。

②唐长安大明宫(又名东内)北面正门,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旧城北龙首原上。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始建宫,德宗时重建门楼。门外设两廊,有禁并宿卫,称为“北衙”唐宫廷政变,如李隆基(玄宗)除韦后,李豫(代宗)除张后,皆发难于此。

这就说明大明宫玄武门的出现,还是在太极宫玄武门之变以后的太宗贞观八年冬。《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云:“冬十月,营大明宫,以为上皇清暑之所,未成而上皇寝疾不果居。”该年十月,上皇李渊去世,大明宫未建成而止。直到高宗龙朔二年(662)而重建,这已是玄武门之变十年后的事了。然而就大明宫的玄武门被《辞海》引为李隆基除韦后的玄武门发生地的解释,的确又错了。这次政变,其实还是发生在太极宫的玄武门。

景云元年(亦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六月初八,中宗李显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杀。嗣后,韦后又欲效其婆婆武则天之例“革唐命”,立十六岁的温王李重茂为继位者,自己则临朝称制。这就严重威胁了在武则天时曾当过几天皇帝的相王李旦。这些事,李旦之子临淄王李隆基看在眼里,遂先下手为强。六月二十日晚,他率兵入玄武门,与守玄武门一带的羽林军押万骑果毅校尉葛顺福、李仙凫等配合,清除了韦党韦播、韦高和韦嵩,然后分两路攻至白兽门和玄德门,合兵于凌烟阁,随之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六月二十四日,废少帝重茂,拥立相王登上了皇帝宝座。从史书所载的政变经过地白兽门玄德门凌烟阁可证明,这场玄武门政变的发生地在太极宫。

两次玄武门政变,两个玄武门,秦王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是在太极宫,而非大明宫。八十年后,临淄王李隆基的玄武门政变亦是在太极宫而非大明宫。可惜《辞源》《辞海》将其搞混淆了。

玄武门啊玄武门。□杨乾坤

 

责任编辑:白子璐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