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油井高质量运行 ——延长油田杏子川采油厂扩油上产小记
日期:2024-09-13   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初秋的陕北黄土高原,青山有色花含笑,绿水无声鸟作歌。日前,在延长油田杏子川采油厂采油四队,唢呐声声亮,锣鼓震天响,高亢激昂的歌声震荡着山河,山河也唱起欢乐的歌。

平日里井然有序的采油队,为什么一下子热闹非凡?原来是进入8月,该队日产原油突破430吨,创历史新高,采油厂党政工领导带上慰问品前来祝贺。

铆足干劲  扩油上产创新高

在延长石油千里油田,身着红色工装的杏子川采油厂(简称杏采厂)工人与青山为伴,以井场为家,埋头苦干、不怕困难,以火热之心,精心呵护每一口油井,以新质生产力,高质量铸就“中国梦、石油梦、我的梦”。

目前,杏采厂认真谋划、精细组织,以油水井措施、精细注水、产能建设为抓手,以扩油上产为目标,开展全力大干、奋力冲刺4个月劳动竞赛,加速完成年度原油生产任务。

该厂厂长刘力鹏表示,今年以来,杏采厂按照延长石油集团“少打井、多出油、提高采收率”工作部署,坚持党建引领、注水先行、科技支撑、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依靠“老井稳产、措施井增产、关停井复产和新井建产”四条主线,锚定目标,铆足干劲扩油上产。7月以来,采油六队日产原油突破300吨,采油一队日产原油突破700吨,采油三队日产原油突破550吨,采油四队日产原油突破430吨,均创历史新高。

多出油  必须有创新思维

在采油四队,郝744井被誉为功勋井,它连续9年保持日产6吨的出油量,却因开采年限过长,导致井筒老化、腐蚀严重,技术套管壁出现破裂,但在技术人员的细心呵护下,依然发挥着“余热”。

然而,在2023年4月15日它却“病了”。连续4次修井却不上液,测试功图显示功液不足。通过排查周围注水井,却显示注水正常,将抽油杆、抽油管、抽油泵全部更换为新材料。经测井后核实,射孔段解释结果与原设计射孔段一致,但就是不上液、不出油。

采油四队队长高生奇告诉记者,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技术人员脑海中浮现——逆向思维,考虑是否存在射孔段近井地带污染物堵塞油流通道,导致无法上液。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两个最有效解决方案:重复压裂和酸化解堵。但这两个方法不是作业成本较高(7.5万元/井次),就是审批困难、施工风险高。

对此,压力再次落到技术人员肩上。经认真分析研判,大家最终提出热洗强挤引流增效新工艺。当挤注完成安装后,郝744井又恢复到了日产6吨。该工艺具有作业周期短、工艺简单、成本低,对井筒及储层伤害小的特点。采油一线技术人员深知,在科技开发油井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有创新思维;要想有突破,就要探索采用“长非并举”的思维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引流增效  让油井健康运行

“油田进入二次采油后,不同问题随之而来。例如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不高,用于支撑人工裂缝的石英砂出现结块、油流通道出现堵塞、孔隙变小、渗透性下降、地层流液变小,导致油井出现减产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杏采厂加强党建引领、科技先行,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探索开展热洗强挤引流增效新工艺,先后对该类井进行挤注后,使油井重新恢复到正常产量。”该厂党委书记、副厂长张志升强调,油田要想增产,老井必先稳产,才能降低递减率。该工艺在全厂推广应用后,获油田公司科技成果转化三等奖。

当下,杏采厂为实现原油年产能百万吨目标,在措施增产方面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技改井、解堵井进度。通过紧盯每日油水井动态数据,分析检修井、降产井、结蜡井和油井功况、液面、产出水型、注入水质分析等资料,及时发现并解决异常井,同时加大南部油区开发力度,让每一口油井持续健康高质量运行。□本报记者  胡建宏

责任编辑:白子璐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