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界的“不朽之师”周尧
日期:2014-05-05   来源:
发布日期:2014年05月05日
  周尧
  周尧(1912-2008年),我国著名昆虫分类学家,一生主攻昆虫分类学,完成了20多个昆虫类群的分类研究,其主编的《中国昆虫学史》《中国盾蚧
  史》均为虫学巨著。
  周尧建立了“农业昆虫学”学科研究体系,以周尧姓氏命名昆虫新分类单元多达56个;他开拓了中国古代昆虫学史研究,是中国昆虫学史学科的奠基人;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昆虫博物馆,馆藏120万号昆虫标本。他晚年钟情于蝴蝶研究,《中国蝶类志》收录了中国蝴蝶12科366属1800余种及亚种,不仅编排了中国蝴蝶的分类系统,还第一次为中国蝴蝶的中名统一和系统化奠定了基础,堪称中国昆虫学界的不朽之师。197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暮春时节,记者如约来到位于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雨后的西农一片新绿,昆虫博物馆大厅,一尊目光深邃、银须飘拂的青铜雕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我国著名昆虫分类学家周尧的音容笑貌。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周尧先生的弟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张雅林教授。
  谈到恩师,张雅林教授表情复杂,在沉思了一阵后说道:“先生一生功绩太多,一时不知从哪说起……你们听过‘三不朽’吗?立德、立功、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用在先生身上再好不过了。”
  立德——弃笔从戎周尧浙江宁波鄞县人,1934年9月在上海读完中学后,考入江苏南通大学农学院。1936年因成绩优异,获时任南通大学校长、清末状元张謇资助,赴意大利那波利大学学习,进入当时世界昆虫分类学权威西尔维斯特利教授的昆虫博士研究生班。
  周尧是西尔维斯特利教授7名外国研究生中唯一来自东方的优秀学生。一年之后,周尧成绩斐然,被公认为Silvestri 教授品学兼优的高徒,而且成为意大利皇家那波利大学的导师助理最有希望的候选人。并在世界昆虫分类学权威Silvestri 教授的指导下攻读昆虫学博士学位。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祖国河山遭到践踏,周尧悲愤不已,随着日寇在东方发动侵略战争,意大利国内的法西斯气氛也与日俱增。
  有一次,在大学留学生聚会时,有个英国学生傲慢地说:“中国是东亚病夫,落后民族,不灭亡才怪呢!”周尧站起来反驳说:“我们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
  华文化源远流长,就像太阳,几千年前就从东方升起。不久,文化和科学的太阳还会从东方升起的,咱们瞧吧!”在座的留学生被周尧的侃侃而谈和凛然正气强烈震撼了。
  “卢沟桥事变导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危在旦夕,周老半夜收拾好行李,找到自己的导师,说下了让导师哑然的话:报国之日短,求学之时长,大虫(日本侵略者)不杀,杀小虫何用。决然回到了战乱中的祖国,投笔从戎,奋战在抗日前线。但是师长知道周老才华出众,当战士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后他被劝退伍。之后,周老决定用所学知识作为武器,来到大西北报效祖国。”张教授深深叹了口气接着说:“周老出生于江南水乡,吃惯了
  海鲜稻米,他能够毅然来到干旱缺水又十分偏僻闭塞的大西北并在此扎根长达70年,有几人能够做到?”
  立功——降服吸浆虫张雅林教授喝了口茶,继续回忆:“20世纪30年代末,陕西出现了小麦吸浆虫,造成了震惊中外的‘关中大逃亡’。50年代初,新中国刚成立,小麦吸浆虫又一次卷土重来。刚刚在土改中分得土地的农民慌了神儿,都传‘虫王爷降下了灾’,纷纷迷信拜天,还有些农
  民干脆就把庄稼给烧了,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当时的情况相当惨烈。”张雅林教授说,周尧看到这民不聊生的惨状,便坐不住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降服这吸浆虫。
  “吸浆虫是蚊子的近亲,曾在世界范围内肆虐成灾,但是没有如何防治的记载。于是周老带领学生奋战在麦田里七天七夜,终于研究出了短期对策,通过农药有效控制住了虫害。可是,周老一直认为用药制虫,不是昆虫学主攻的方向。第二年,他又进一步研究总结,发现有两种寄生蜂是小麦吸浆虫的天敌。后来,这项让昆虫生生相克的研究成果在黄河流域大范围推广,很好控制了小麦吸浆虫灾害,毫不夸张地说,是周老让农民40年不再饿肚子!”张教授说到这儿一脸兴奋,充满了对恩师的敬仰之情。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周尧因研究小麦吸浆虫防治取得突出成绩出席了这次大会,并被大会授予“优秀科技成果奖”,他个人也获得“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79年,国务院又授予他“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张教授回忆道:“1996年6月,周尧教授的家乡——浙江省鄞县县委和县政府为了弘扬周尧教授的爱国和敬业精神,在宁波美丽的东钱湖畔修建了以周尧教授命名的‘周尧昆虫博物馆’,在开馆典礼上,给他颁发了60万元的奖金。周尧当即宣布,除将其中20万元捐献给周尧昆虫博物馆外,其余的40万元和他积累的稿费10万元全部用来设立昆虫分类学奖励基金,希望基金在青年科学家的成长中发挥作用。”迄今为止,获奖的中青年科学家已达30多人。
  立言——彪炳史册“过去世界昆虫学史都见不到‘中国’二字,所以周老内心非常难受,从此开始研究我国古代昆虫学史。”张教授说道。1953―1956年,周尧阅读经史子集笔记小说及地方志等线装书七十余册,研究全国各地考古发掘资料,通过沙里淘金,于1957年写成《中国早期昆虫学研究》,此研究创立了我国昆虫史的新学科并为之奠定了基础。1980年,周尧教授又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改写成《中国昆虫学史》,考证出在益虫饲养、害虫防治、形态学研究、天敌与化学药剂利用等昆虫学诸领域,中国都较欧美国家早几个世纪。此书一出震惊了世界昆虫学界与生物科学史坛,被国外专家誉为“不朽的著作”,世界昆虫学史由此被改写。
  早在六十年代,周尧第一次在中国提出“时空统一”的进化分类与歧序分类的理论,
  并对昆虫的高级阶元类群进行了重新划分。“在过去的60多年中,周老在昆虫分类研究上
  发表有200多篇(册)论文与专著;建立了23个新亚目,45个新总科和2个新科,发现420多个新种与26个新属。更为可贵的是,研究标本他都亲自采集。他采集昆虫标本的足迹遍及祖国除台湾、西藏以外的每个省、市、自治区。早在他上大学期间,就创办了《趣味昆虫》、《中国昆虫学杂志》等昆虫学刊物3种。”张教授说,“不要小看这些数字,他们都意义非凡,并深
  深刻在我的心里,忘都忘不掉!”
  经过50年的研究,周尧于1989年完成的三卷本巨著《中国盾蚧志》,包括了全部中国已知种316种,而其中经过他亲自研究的就有212种。这本书荣获中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周尧教授1994年主编出版的《中国蝶类志》一书,堪称中国昆虫学划时代的科学巨著。全书100万字,彩色图片5000余幅,包括中国蝴蝶12科366属1800余种及亚种,不仅编排了中国蝴蝶的分类系统,还严格按照《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的规定,纠正了中外书籍上不少蝴蝶学名的历史性错误,审查了全部已有的中国蝴蝶的“中名”,并拟定了所有中国蝴蝶的属名与大批的新中名,第一次为中国蝴蝶中名的统一与系统化奠定了基础。2000年4月,88岁高龄的周尧因患急性胆囊炎住院手术,3天后并发心衰和肺炎,后转危为安。他醒后淡淡地说:“好像做了一梦。”他口述以“蝶之梦”为题作诗一首:
  我与蜂为花事忙,唤醒大地春光漾。牡丹海棠巧梳理,莺歌燕舞也登场。栩栩庄周梦中身,依稀葛洪五彩棠。滕王宋院今何在,落霞孤鹜同飞扬。踏青归骑马蹄香,钗头裙褶任飞翔。不是金陵游冶儿,等闲飞过东邻墙。遽然一觉若有悟,何醒何梦不徜徉。愿吾同道齐努力,确保环球永芬芳。
  见习记者杨希实习生陆璐
  

责任编辑:sxworker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