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讯( 本报记者 兰增干)“学生在哪里,我们就去哪里”,这是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的一线网络思政工作者从多年工作中悟出的道理。在全面推进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时代背景下,9月28日,“精神的力量——把青春华章写在三秦大地上”网络传播活动带领媒体团来到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深入了解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代表的陕西高校在网络思政教育探索方面的创新之举。
三创两迁 校园往昔育人于史
陕西科技大学校园北大门广场的“至博”文化长廊是本次行程的出发点。文化长廊的命名取自“至诚至博”的校训,承载着陕科大人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历史印记。在连接教学区和生活区的必经之路上,文化长廊不仅为学生上下课提供了遮阳避雨的穿行步道,未来这里还将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固定场地,发挥“润物无声”的育人力量,成为展现校园精神风貌的新窗口。
“奠基首都,创业维艰;西迁咸阳,开拓进取;东移西安,锻铸辉煌”,陕西科技大学校史馆入口处的24字总结了学校60余年的办学历程。在校史馆内,媒体团聆听到了陕西科技大学以轻工业起家,从北京到咸阳,最后辗转落定西安,经历的“三次创业、两次搬迁和一次划转”,感受到了在这一历程中陕科大人生动诠释的“三创两迁”精神。
与校史馆相融合,2017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权在陕西科技大学建设中国第一座以轻工业为主题的中国轻工业博物馆。博物馆紧紧围绕“铭记国家记忆,凝聚民族力量”的办馆理念,全面展示了党领导中国轻工业支撑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工业化历史进程,先后被授予“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西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为学校思政育人的重要载体,校史馆和中国轻工业博物馆并蒂而行,已成为陕科大新生入学思政第一课的重要学习内容。不仅如此,两馆还持续向外拓展育人功能,仅今年6月,共接待团体参观102批次,累计参观人数4555人。
守正创新 紧跟时代育人于事
校园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这所理工类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助力良多,但这没有让陕科大人停下持续探索的脚步。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以“三创两迁”精神为牵引,同年,陕西科技大学成立专注于学生思想教育的易班发展中心,建立起高校师生交流互动的网络虚拟社区,从成立起,连续2年荣获全国“十佳易班工作站”,连续7年蝉联全国优秀共建单位,先后还获得了全国“易班优课”建设十强、全国“十佳易班指导老师”、全国“十佳易班公共号”、全国易班创新技术大赛一等奖等一系列荣誉,近期又被评为成为全国唯二的“易班五星工作站”。
以此先行,2019年3月,在教育部思政司的指导下,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领导,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落地陕西科技大学。如何充分发挥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在全省高校贯通上下、联通左右、引领助推、参谋智库的作用,成为陕西科技大学面临的又一课题。
“现在的大学生有许多新变化,与学生交流正在从‘面对面’转向‘键对键’”有四年辅导员工作经验的陕科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干事蓝璟表达了她的感受。在新变化之下,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一直在寻找不同于传统模式的网络思政教育新方法。
陕西科技大学易班发展中心干事房若愚介绍,为了使网络思政的内容与形式尽可能贴近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生,他们在工作中尝试融入各类新媒体技术、形式。比如校易班推出的IP人物“易小布”,就以虚拟形象代替工作中心向学生发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此外,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还设置了陕西易班共建高校“网络易指数”榜单TOP10,每月公布一次排行榜数据,激励高校之间形成良性竞争。
合作才能办成大事,办成好事,办成长久之事。为广泛联动其他高校共同参与全省思政教育工作,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还特别策划出“榜样,你好”——百名思政工作者眼中的党史人物主题视频讲述活动。
在100期节目中,百位一线思政工作者通过文物介绍、书信朗读、座谈访谈等形式创新讲述红色故事。第一期从湖南出发,讲述毛泽东一张地图立志向的故事,收官之际,前往天安门广场,在人民纪念碑前重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教师不同,景色不同,该活动聚焦不同受众圈层,从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陕西高校出发,逐步联动全国高校,凭借短视频的传播优势全网点击率突破1000W+,被教育部遴选为网络育人典型经验做法。
砥砺前行 脚踏实地育人于心
一个理工大学如何成为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一支非思政专业出身的人才队伍如何成为网络思政教育的“先行者”、一项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网络思政教育的政策如何向全省推广……座谈会上,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的各位负责人与媒体记者深入交谈。
强教必先强师,但是“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讲好思政课十分考验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怎样激励教师持续自我提升?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在不断摸索新政策。陕科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副主任董雪表示,他们在全国许多地方开展调研,广泛征集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全面评估各种政策的可行性。根据“榜样,你好”的成功经验,陕西科技大学先试先行,将网络文化成果纳入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职称评审序列中,尝试破除“唯论文论”的传统职称评审限制,激发了全校师生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的热情,涌现出“全国网络教育名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全国网络正能量榜样”“全国网评工作先进个人”等先进典型,师生连续五年在“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获奖,2023年获奖数量进入全国前五。
今年5月开始,陕西科技大学已经开始实施这项政策。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干事张钦峰表示,依据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工作原则,他们希望这项新政策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思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未来,学校还会依托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简称政研会)、陕西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邀请各方学者、专家代表不断完善新政策并有序推广到全省。
网络思政工作的政策不论如何发展,都是为了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近三年来,陕西科技大学网络育人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连续两年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入选首批教育部“青梨派”网络思政课程平台以及全省“大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平台(全国三家),荣获全国网评工作“创四优”先进集体,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简报》专题刊发学校网络思政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学校网络思政工作步入了全国第一阵营。
蓝璟的学生辅导员工作经历让她深刻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在她读大学的时候,辅导员只能面对面和个别学生交流,而现在只要能推出一个好的网络思政作品就能影响到几千甚至上万名学生。
“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以陕西高校网络思政中心为平台,我们希望借此助力陕西乃至全国的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发展,为党和国家培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蓝璟说。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