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9 年前,我的稿子开始得到陕工报的认可,从此源源不断地发表在报纸上。成就了我的每一次进步,也影响了我的人生,是我一生的财富。今天,我再次成为陕工报通讯员大军中的一员,希望继续为报纸的发展发挥自己的余热!”4 月1 6日上午,本报2 0 2 1 年第一期通讯员培训班结业仪式上,常继明异常激动地说道。
“内容为王,是我的幸运”
1 9 8 2 年,刚刚毕业的常继明被分配至汉中市棉织厂当会计。作为车间里唯一的一份报纸,常继明渐渐地与《陕西工人报》相识相知,开始把自己在工厂的所见所闻以诗歌、散文或者消息的形式向报纸投稿,并以姓氏“常”拆开的“尚巾”为笔名开始了与报纸的不见面交流。
那时,常继明的稿件每次都会历经精心抄写邮出被陕工报编辑修改邮回再重新抄写邮出的反复过程,虽然时间长达半个月甚至更久才能发表出来,但他依然备受鼓舞。
如此反复四五次后,常继明和报纸越来越有默契,稿件逐渐一次性“到位”,不再“周折”。
与此同时,常继明一个月稿费能拿到五六元,可以管得住自己的一个月生活费。要知道那时,他一个月工资才3 4 元,大米一斤1毛,一个馒头才5 分钱。
“看老常的文章又上报纸了!”每每听到车间里工友羡慕的议论声,像个“小明星”似的常继明总是激情满满。
“别说当时,截至本次培训班前,我不认识报社任何一位编辑或记者,甚至书信中未多过一句稿件外的问候语。”回忆这么多年来与本报打交道的“窍门”,常继明感慨万千地说,“这是我的幸运,多亏了陕工报‘内容为王’的办报宗旨!”
“老师敬业,让我铭记一生”
1 9 8 4 年5 月份的一次获奖,让常继明铭记一生。
“你是不是笔名叫尚巾,有一篇《早晨,我拉响汽笛》的稿件发表在了《陕西工人报》四版上?”一位比常继明大不了五六岁的年轻老师,一找到他就这样问。
那次,常继明等三位汉中市一线工人作者被这位陕工报年轻老师叫在一起,集中发放了他亲自带过去的荣誉证书和搪瓷系列奖品,简单到没喝一口茶水便从三人身边消失。“我们3 个人,一个在汉中东,一个手表厂的在汉中西,隔了五六公里,还有一个机械厂的在南郑的深山里,有十几公里远。那个年代,没有公交,没有电话……我实在难以想象,这位报社前辈是如何把奖品带到汉中,又是如何逐一找到我们的。”常继明说。回忆让常继明兴奋,也让他感到遗憾和尴尬。那次时间太短,他说几个人都处于兴奋中,对荣誉证书和奖品爱不释手,谁都没留意到陕工报专门来汉中颁奖的老师是何时走的,也没记住他的姓名甚至长相。“这是我写稿投稿3 9 年来,唯一一次因稿件而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奖品,当年报社奖励的搪瓷果盘和糖盒我舍不得用,一直珍藏到现在。”拿着落款“陕西工人报社1 9 8 4 年5 月”的荣誉证书和依旧崭新且看起来时髦的西安人民搪瓷厂骆驼牌搪瓷果盘,常继明满是感叹,“陕工报那位不知道姓名甚至想不起长相的老师的敬业精神,让我铭记一生。”
“再次鼓舞,我将永远守护”
本报2 0 2 1 年第一期培训班在汉中举办前夕,一场不期而遇的相逢再次鼓舞了这位老通讯员的心。
4 月初,在汉中紫晶商务酒店吃饭的本报工作人员,吃饭期间还在不停地对接采风点细节的工作作风,引起了该店总经理常继明的关注。得知是陕工报的工作人员,常继明再次受到感染和鼓舞。
“陕工报人的工作作风多年来一如既往,值得我和我的员工尊敬和学习!”常继明感叹道。
由此,近4 0 年再未与任何一位陕工报人打过交道的“常巾”,近日出现在了本报2 0 2 1年第一期通讯员培训班上……
如今,他已是汉中市唯一一家疫情防控隔离酒店的总经理,每天要应对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但他坚称要做本报永远的通讯员。
“陕工报人做人做事的风格一直鼓舞着我,不管职业如何变化,我将永远守护陕工报,做报纸最铁杆的粉丝!”拿到崭新的《陕西工人报》通讯员证的常继明如是说。
(本报记者 王何军)
责任编辑:宁黛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